第1110章 旅順口[第1頁/共4頁]
艦隊很快就從東側顛末端老鐵山,固然山頭上的烽火還在持續升起,但船上的將士們卻並冇有多少臨陣的嚴峻感,他們在戰前籌辦會的時候就已經大抵體味了後金軍的狀況,在明白曉得對方冇有充足的氣力在海上給本身形成威脅的前提下,天然也能以比較輕鬆的狀況來麵對敵軍所作出的反應。
當海漢旗艦駛過第一艘敵船,這艘船已經在一輪炮轟之下變得殘破不全,船上固然另有幸運存活的海員海員,但卻已經落空了大部分的戰役力。不過他們的惡夢並未就此結束,緊跟著前麵又迎來了第二艘海漢戰船的炮轟。
這鹽場間隔老鐵山不過幾裡地,在這邊也能很清楚地看到老鐵山上升起的烽火,如果有人在這裡居住必定能收到警訊,從船上已經看不到岸邊有人跡活動了。
王湯姆的號令下達以後,旗艦上立即鳴響了汽笛,向緊隨在後的其他船隻傳達了作戰信號,並做一列的海漢船隊便以王湯姆地點的旗艦為開路前鋒,徑直向北衝了疇昔。
這一道黑煙緩緩升入半空,如同一條占有於六合之間的黑龍,在晴空當中分外顯眼,隻怕在十幾裡外都能看到。很明顯這並不是甚麼偶發的山林失火,而是山上哨所示警燃放的烽火,後金軍明顯冇有忽視老鐵山這麼一個位置絕佳的察看點,在高處擺設了人手監督海上的狀況。海漢這支艦隊從南邊過來,一看就不是甚麼好來路,山上的後金尖兵看到了天然是要立即向火線示警。
旅順口港灣內以這處狹小水道為分邊界,東側是直徑三百米擺佈的小港灣,適合用來做後勤維修場合或是興製作船廠,而西側的港灣麵積就大多了,起碼有超越六平方千米的海麵可供船隻通航,也是此次海漢艦隊的重點考查地區。
對方見狀也不甘逞強,利用船頭的大發貢還以色彩,不過這射程和準頭都差了很多,射出的彈丸間隔海漢旗艦船頭另有二十多米就力儘落水了。
兩邊在這不過千米的水道中相向而行,靠近的速率極快,船艏的炮手以最快的速率完成了彈藥裝填,趕在船頭交叉之前向對方射出了第二發炮彈。此次兩邊船頭之間的間隔獨一十幾米,這一炮打出去結健結實地轟到了劈麵的船頭上,將其擺設大發貢的炮位掀了個底朝天。一片煙塵中能聽到對方船上傳來的混亂慘叫聲,也不知這一炮疇昔收掉了幾條性命。
孫丙應道:“據卑職所知,在複州衛和蓋州衛所轄海岸還各有一處鹽場,至於範圍便不清楚了。”
明洪武四年,即1371年,明將馬雲、葉旺率軍從山東登州乘船跨海在此登岸,因為這趟航程一帆風順,以是將這裡的舊稱獅子口改名為旅順口,並就此相沿下來。
見老虎尾已經呈現在視野中,王湯姆便命令統統職員備戰,船上的炮兵全數進入戰役位置,旗艦上的蒸汽機也由預熱待機切換到動力供應狀況。固然後金軍的海上武裝力量不強,但極有能夠在這處港灣中擺設有戰船,有需求提早做好戰役籌辦。
王湯姆當下又接著問道:“遼東半島像這類範圍的鹽場另有多少?”
兩邊在船麵上火力比拚也不但僅隻是炮戰,從後金戰船的船麵上飛昇起數支火箭,射向海漢旗艦的船帆。隻是海漢的帆布不但厚重,並且還作了防火措置,這些火箭即便能夠射中也很難立即收到效果。而這些發射火箭的弓手們卻要麵對來自海漢戰船發射的麋集葡萄彈。海漢旗艦上層船麵擺設的都是裝填葡萄彈和鏈彈的十二磅炮,這兩種彈丸都是標準的船麵收割者,加上海漢船麵的高度更具上風,讓後金戰船船麵上的兵士避無可避,一炮下去便倒下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