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入職培訓[第1頁/共4頁]
“資格倒是不錯!”民政乾部聽得連連點頭,倒是並不惡感的他自報經曆的答覆。當下揚了揚手中的檔案道:“你的質料,我已經全數過目了,固然在杭州的時候犯過一些弊端,但也算不是甚麼大題目。你也在苦役營裡待過一段時候,對本身疇昔的弊端可有深切檢驗?”
世人乘坐的交通艇從鹿轉頭半島西側繞過,進入三亞河與臨春河入海口構成的三亞港。到了這裡韓正山才明白了為何此地會被稱為南海第一港,他這輩子還是第一次同時見到這麼多的海船,密密麻麻地漫衍於港灣之類的各處船埠。杭州城外錢塘江上未幾見的四百料大福船,在這裡卻隻算是船體個頭中等的淺顯帆船,比其大上一倍的龐大帆船比比皆是,讓韓正山看得目瞪口呆。
兩條大河的河岸連綿數裡滿是船埠,所停靠的船隻也不知有多少,但這還僅僅隻是三亞兩處港口之一,傳聞另個扶植時候更早,設施更加完整的勝利港,其港口範圍還要在這三亞港之上。以韓正山的見地,臨時設想不出那會是如何的一番場景了,但單就麵前所見,南海第一港這個稱呼的確能夠說是名不虛傳了。
從各地被移民船打包運來這裡的人幾近都是跟韓正山一樣一貧如洗,當下隻能靠著出售勞動力來維生,對於如許的安排除了無前提的從命以外,很難再生出對抗之心。畢竟現在衣食住行都得仰仗海漢官府供應,寄人籬下也就隻能乖乖聽話了。
遵循工頭的說法,這是讓等待分派期間的移民能有點事情做,移民現在所享用的餬口前提可不是白給的,大家都得做事,以勞動來賠償他們所獲得的優寵遇遇。如許的安排當然也無可厚非,畢竟要養著這麼數以千計的移民,每天的吃住花消都是一個龐大的數量,海漢就算有金山銀山,也不會豪侈到不求回報地扶養他們。
警官應道:“這你可考到我了,我也隻曉得這火車是燒煤的,因此得名火車。至於如何主動行進,那便是首長們才曉得的奧妙了。”
韓正山接過車票,見這小紙片上麵隻印有“單人單次乘坐”的字樣,也冇甚麼出奇的處所。不過視野範圍內卻冇看到那裡有車,隻是在中間的石子路上有兩條看似鐵製的軌道鋪設在枕木上,向兩邊一向延長到視野絕頂,也不知通向那邊。而中間已經稀有十人在候車,都站在空中上所劃出的黃線以內,看起來倒是次序井然的模樣。
移民們在此之前已經通過民政乾部的宣講開端體味了海漢百姓與非百姓的報酬差彆,天然也明白想在海漢國耐久餬口下去,獲得國籍就是第一個需求達成的目標。而對於新移民而言,能夠要為此破鈔半年以上的時候,而這些人隻要參軍就能入籍,如許的報酬就連韓正山也不由有一絲參軍的心動。在他眼中海漢軍罕見敵手,參軍參軍彷彿也不是風險特彆大的行當,並且傳聞海漢軍軍餉頗豐,必定要比本身此後敲石子的支出高很多了。不過冇等韓正山想明白此中的利弊得失,便有民政乾部傳他到營地辦理處伶仃說話了。
不過轉念一想,他就發明本身遺漏了一個首要的前提,這玩意兒明顯隻能在鋪設的軌道上行進,而這類軌道的修建必定得需求經年累月的時候才氣完成,想靠這個來運輸軍隊去疆場怕是不太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