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誘人的條件[第1頁/共4頁]
羅傑趁熱打鐵,拋出了本身的殺手鐧:“如果東印度公司能滿足我們提出的前提,我們將在收到補償以後連續開釋戰俘,並且會考慮開放星島以及其他海漢所屬的港口給英國商船停靠,賜與英國販子在海漢港口互市的權力!”
“中間說的話都當真?”英國代表的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
“我剛纔提到的是雙邊和談,不是多邊和談,我國與葡萄牙和荷蘭簽訂的相乾和談並不具有排他性,此後和貴方簽訂的和談也是一樣。”羅傑對此倒是非常清楚,立即賜與了明白的答覆。
戰俘當中除了極少數的初級軍官以外,幾近悉數都被安排到了各種工地上勞作,但即便是霍格和巴蓬也冇有完整倖免,仍然被安排了敲石子的任務。譚舉任也不太體味部下韓正山對敲石子這項事情的怨念有多深,但目前看來韓正山對戰俘營的辦理也算是井井有條,冇有太多能夠抉剔的處所。這讓譚舉任對本身當初選了韓正山也非常高傲,以為本身也算是慧眼識珠,挑中了一個有本領的辦理人才。
而海漢在星島與兩國聯軍交兵的動靜,也漸漸通過各種言論渠道開端在彆傳播開了。戰役的勝負成果並冇有引發多大的顫動,畢竟南海地區的國度都比較清楚海漢的氣力,這兩國構成的聯軍不過是給海漢的戰績又添上了濃厚的一筆罷了,並冇能突破海漢常勝不敗的金身。英國人倒也罷了,不敷體味海漢的氣力,冒然行事也普通,但柔佛國可算是南海貿易聯盟的非正式成員,竟然也跟著英國人犟著脖子去找死,就不免讓各國的吃瓜大眾或明或公開諷刺一番了。乃至有唯恐天下穩定的人,已經在暗中探聽海漢是否會對柔佛采納進一步的抨擊行動了。
這些蒔植打算實在也不是農業部要急於在星島創收,多少也有一些科研的性子在此中。跟著海漢殖民地的地區跨度越來越大,各種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栽種也必須開端考慮地區環境差彆對產量所帶來的影響。固然農業部的幾名穿越者都是專業人士,但他們對於熱帶農業的經曆也首要來自於穿越前的書籍知識和統計質料,並且這個期間與穿越前相差了好幾百年,氣候環境也有必然的差彆,詳細哪一些作物更合適在赤道四周停止蒔植,那必必要通過實際的查驗才氣明白,以便給此後的農業開辟堆集經曆。並且為了樣本對比的科學性更高,蒔植範圍也不能太小,這就給星島上本來就吃緊的勞動力安排帶來了更大的磨練。
觸及三方的構和天然不會在這一個回合裡就告閉幕,大師各自亮出牌麵以後,接下來的構和方向就得交給決策層去衡量了。羅傑這邊倒是已經通過電台跟三亞大本營做過相同,執委會也已經受權給星島管委會措置後續事件,但柔佛和東印度公司明顯不成能這麼利落,柔佛要看英國人的態度,而英國人卻需求將動靜先通報回印度半島那邊的據點,這一來一去,冇個把月的時候是收不到複書的。
羅傑先前鞠問過霍格,也曉得目前留守柔佛的英國人底子冇法就這類大事做主,當下便換了個角度持續勸說道:“你們在這裡吃了敗仗不是重點,想想你們的目標是甚麼。如果能打通你們夢寐以求的海上貿易航路,那這一戰的勝負得失又有甚麼乾係?”
而譚舉任對於這批免費勞動力的利用另有更多的打算,他但願能儘快開墾出新的農業用地,用於蒔植橡膠樹之類發展週期較長,但耐久收益穩定的經濟作物。這倒不是他目光有多麼的長遠,而是南下之前就從農業部領到的任務,一份長長的清單上列滿了必必要在星島完成蒔植打算的各種經濟作物,但是以也需求占用大量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