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章 漢軍旗[第1頁/共4頁]
先前後金馬隊出戰的狀況,耿仲明是全數看在眼中,固然守勢凶悍,但幾近全程都冇能給海漢軍製造出真正的費事。而對方的炮火打擊倒是很輕鬆地扯破了馬隊的進犯陣形,讓後金馬隊很難將交兵間隔收縮到對本身無益的程度。在支出幾百騎的傷亡以後,這支賣力佯攻的馬隊隻能悻悻地退出疆場,回到火線重新集結。
就算冇有體例仿造敵手的兵器,這仗還是得持續打下去的,以是耿仲明也隻能硬著頭皮,帶著軍隊來了金州,在疆場上正麵對抗傳說中何嘗一敗的海漢軍。
阿濟格和揚古利在金州打得非常艱苦,從客歲夏季到現在幾近就冇有拿得脫手的戰績,部下的甲喇額真、牛錄額真戰死一堆人,最後還把揚古利本身也搭了出來。在如許的環境下被皇太極調過來頂包,耿仲明以為本身的處境實在比阿濟格也好不到那裡去,這幾個月前前後後栽在海漢人手裡的軍隊已經起碼有十幾個牛錄,並且此中另有相稱比例是馬隊,耿仲明還冇高傲到以為本身的軍隊能夠賽過如此數量的後金軍隊。
崇禎六年登州叛軍終究支撐不住,孔有德、耿仲明棄城逃往海上,然後歸降了後金。後金汗皇太極自出迎十裡,授予耿仲明總兵官之職,並將他們從大明帶出的叛軍稱為“天佑兵”。
耿仲明對此非常不滿,他當初降金能夠被皇太極所正視,便是因為他給後金帶來了大量軍中匠人,將製造槍炮、火藥的技術帶到了這個掉隊文明。而皇太極對於兵器設備的先進性非常正視,並冇有因為大明軍隊是本身的部下敗姑息瞧不起火器戰術,也賜與了工匠研發新式兵器的權限和充沛的資金。但現在真正需求用到這些技術的時候,卻被奉告己方所把握的軍器製造技術連敵手的門檻都夠不著,而他乃至不敢將這個動靜奉告皇太極,以免讓其對漢軍旗的兵器研發製造才氣感到絕望。
李奈再察看一陣,終究明白錢天敦所說是甚麼意義了。那後金軍陣中竟然有一麵旗號上寫著一個大大的“耿”字,很明顯這就是後金軍中的漢軍旗了。而漢軍旗裡的耿姓將領,也就隻要大明叛將耿仲瞭然。
但可惜的是他的這個慾望底子就冇體例被劈麵的批示官所領遭到,錢天敦在辨識出這支敵軍軍隊的身份以後,便已經決定要給對方一點苦頭吃吃。對於耿仲明這類叛國投敵的反派人物,錢天敦是連半點好感都欠奉,既然在疆場上碰到了,那他並不介懷多花點工夫好好教誨對方一番――如果能直接乾掉耿仲明就最好不過了。
耿仲明在崇禎六年降金以後不久,便又傳聞海漢軍北上在杭州灣外打下了舟山島,又過了一年海漢人的觸角便伸到了山東登州。耿仲明本覺得大明會對這類入侵有比較狠惡的反應,但冇想到海漢人竟然很快在登州站住了腳根,並且開端把重視力投向了遼東。
耿仲明是遼東出身的漢人,但暮年投了後金從戎,官至千總,厥後又投奔皮島在毛文龍部下當差,並深得其重用,在東江鎮一向升到參將。崇禎二年毛文龍死於袁崇煥部下以後,耿仲明不平統領,去山東登州投奔了孫元化,然後做了中軍參將。而崇禎四年孔有德在吳橋策動兵變以後,耿仲明在登州作為孔有德的內應,裡應外合拿下了登州城。
阿濟格在金州這邊一向吃癟打不殘局麵,連大將軍揚古利都死在了這邊的疆場上,皇太極對於如許的戰績天然不成能感到對勁。但滿洲旗和蒙古旗的軍隊都是以馬隊為首要戰役力,派來聲援金州也不過是給敵手刷戰績的添油戰術罷了。皇太極考慮再三,決定將設備火槍火炮比例較高的漢軍旗調來金州對於奧秘而強大的海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