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 文教產業[第1頁/共4頁]
荀鵬程奇道:“那萬一如果有仇敵來襲,不設防的儋州城豈不是正中仇敵下懷?”
當然了,這裡所售賣的筆墨紙硯也並非傳統的式樣,大部分都是具有海漢特性的商品,近似裝備了精鋼筆尖的蘸水筆,以及蘸水筆公用的初級紙張等等。這些文具固然在三亞的店鋪裡也有出售,乃至有代價極其昂揚的典藏版和禮品裝,但款式卻冇有儋州這邊多。荀鵬程作為一個文人,天然對這些商品有著特彆的情素,當下便讓老高將他的行李先送去堆棧,本身則是開端沿著街道一家一家地漸漸逛起來。
荀鵬程在書院城四周便下車開端步行,因而到儋州城最後這幾裡路便是一起漸漸走疇昔了。儋州城下沿著城牆根滿是各種食肆攤位,好不熱烈。老高先容說自三年前開端,這邊就已經撤了城防,常日公眾收支城都無需查驗,城牆上的各種防備工事也撤了個一乾二淨,連城防炮都冇剩一門。
每個書院根基都會有本身特有的上風學科,以此來保持合作力。比如白鹿書院的文秘專業,專門為海漢各種奇蹟機構培訓書吏文員,也是目前畢業學員入仕比例最高的專業之一。很多在大明考科舉有望的儒生,都會挑選轉投這個專業,隻要申請到海漢籍貫,然後顛末百日培訓,合格以後便會被保舉到海漢的各種官方機構中失業。固然這個專業的學費並不便宜,但勝在師資力量強,學員失業率高,頗受家道餘裕的公眾喜愛。
老高也不推讓,收了錢以後還問荀鵬程要不要和他一起去見一見他的阿誰半子,荀鵬程內心一激靈,趕緊擺手回絕了老高的美意。他可不想剛到儋州,就馬不斷蹄地又跟老朋友安然部扯上了乾係。不過他也承諾了老高,如果下次再去到昌化,會設法與他獲得聯絡。像老高如許在處所上有方方麵麪人脈的人物,荀鵬程還是樂於與其交友一番,說不準甚麼時候還得再求人家幫手辦事。
荀鵬程初來乍到,也不想在外人麵前露了底,他到儋州之前就對老高提了要求,讓老高保舉了一家環境比較好的堆棧,然後由老高出麵租下了一間上房,直接交了一個月的房錢。堆棧老闆也很懂事,曉得這類脫手豪闊卻行事低調的主顧最好就彆多話,隻是讓荀鵬程有事號召,又指定了一名機警的伴計專門賣力荀鵬程的平常起居飲食。
荀鵬程在報社事情期間,曾經體味到一個非常風趣的數據,也能夠看作是儋州文教奇蹟發財的詳細表示之一。按照海漢官方的統計,報紙這類媒體在海漢海內訂閱量最高的處所並非三亞,而是儋州。就連荀鵬程曾經供職的《三亞快報》,在儋州也有一處發行點。
而在此期間,一批獲得海漢官方攙扶的新式書院開端在儋州文明界崛起,如荀鵬程聽過名號的白鹿書院、瓊西書院,都是這類跟上了官編軌製的先行者。這些書院早早便開設了各種職業培訓課程,用短期麋集的培訓體例來為海漢生長中所急需的技術性崗亭供應人才。這些學科幾近都是對口失業,退學的時候就已經根基肯定了失業去處,以是頗受那些急於要竄改運氣,獲得更好生存的貧民後輩的喜愛。
荀鵬程一想也是這個事理,周邊地區連敵手和不安寧身分都冇了,那還需得著日防夜防地擔憂開戰嗎?儋州隻要保持好市道上的治安就充足了,至於戰役,那應當不是儋州處所官府目前需求擔憂的題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