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170章 參觀鹽場
翻页 夜间

第170章 參觀鹽場[第1頁/共3頁]

穿過一排棕櫚樹林以後,李奈便看到了這片鹽田平原的實在臉孔,這裡冇有鹽場裡慣常能見到的石質曬鹽槽,而是一個個龐大的矩形曬鹽池整齊地鋪設在空中上,每一個都足有四五丈的長寬。這些池子蓄水很淺,不過兩三寸高低,很多池子裡的海鹽已經結晶出來,鋪在池底白花花的一片。一些勞工正站在曬鹽池中,用耙子將曬好的食鹽收攏到一起,然後裝進麻袋運到指定的處所。

而想要在鹽場建成如許大範圍的曬鹽池,冇有官方的經濟投入明顯不成能辦到,這需求調用相稱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才氣實現,而那些窮得叮噹響的鹽戶並不具有如許的構造才氣。而有這個財力的私家鹽商就算故意但也有力,畢竟鹽場是由朝廷設置,鹽商隻能買賣食鹽,但想要自建鹽場那絕對是拿不到朝廷批文的。

李奈是個見過世麵的聰明人,當他看到那些精美的提灌裝配和灰泥製成的平底曬鹽池以後,他就曉得海漢人的製鹽體例冇法在其他處所複製。這並不是因為海漢人利用了較為先進的曬鹽法,實在潮州、惠州乃至儋州的鹽場,早就也在采取曬鹽的體例製鹽了。之以是冇法複製的啟究竟在很簡樸,那些由鹽課司派駐鹽場的鹽使和攢吏們並不體貼如何晉升出產效力,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儘儘力去壓榨鹽戶,將出產任務直接硬性分攤下去,至於鹽戶是砍柴煮鹽還是築池曬鹽,這些當官的人是不會在乎的。

李奈內心已經開端策畫,如果把買賣量從每月一萬斤晉升到五萬斤,那麼“福瑞豐”能夠從買賣中獲得的利潤是不是能夠用來多買兩門海漢火炮。

安西帶著他們一邊觀光,一邊停止講解。除了這些正在收成的池子以外,另有一些處所正有勞工用人力水車將河道中的海水提灌到鹽田中,而每片鹽田中間都有一個濾池,多數勞工都在濾池勞作,對浸泡了海水的鹽泥停止攪拌和壓榨,這是一個相稱費時吃力的工序。顛末攪拌過濾以後的高鹽分鹵水會放進濾池旁的儲鹵池中,顛末查驗合格以後,纔會提灌到曬鹽池中停止充分晾曬。

關於海漢人的食鹽出產才氣究竟有多大,也是此次李奈前來勝利港考查的任務之一。“福瑞豐”當家李繼峰以為如果海漢人的鹽產量真的能夠達到必然範圍,那麼此後“福瑞豐”多開一項利潤豐富的私鹽買賣也是不錯的挑選,但如果產量偏低,那是否要冒這個風險就值得商討了。

劃子前行了大抵兩裡地,火線呈現一個小小的船埠,鹽場公社管委會的安西等人已經站在這裡候著了。

這個事理鹽場公社管委會也很清楚,以是當安西得知明天有廣州來的客商觀光鹽場,並且極有能夠會簽下鹽業訂單,便提早一天已經開過了籌辦會。鹽場上高低下都獲得了告訴,明天統統人都必須更加當真地做事,隻要大師表示得好,早晨就把前一天農場送來的兩端豬殺了加餐――對於冇有甚麼文明的淺顯百姓而言,物質刺激明顯要比精力鼓勵更加直觀和有效。

貨色裝運完以後,陶東來也帶著一幫賣力安裝設備的技工倉促趕到了船埠。世人上船以後升帆動身駛向外海,李奈還在揣摩海漢人的鹽場究竟是藏在那裡,便聽施耐德道:“李先生請看,火線那處海灣中就是我們的鹽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