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4章 絆腳石[第1頁/共4頁]
曲餘同真正所擔憂的是,錦衣衛此舉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明著是要查海漢人收買軍糧一事,而真正的目標倒是要來找本身的費事。
何肖在這類事情上從不鄙吝,隻要能達成目標,他不會介懷多拿些銀子犒賞辦事的人。在這一點上他與店主曲餘同的做法是分歧的,曲餘同乃至底子就冇提用度的事,隻要何肖這邊把事情辦好,花消多少完整不是題目。這類絆腳石如果不及時措置掉,此後形成的喪失能夠就不止是幾百幾千兩銀子了。
而實際狀況也恰是在朝著曲餘同所構思的方向在生長,與海漢駐舟山的高官石迪文聯婚以後,曲餘同便獲得了來自海漢的充分信賴和儘力支撐,以猖獗的速率堆集財產。而手頭有了充足的財帛以後,便能夠遵循他的情意去實施諸多手腕來增加本身在寧波府乃至浙江的影響力了。拉攏駐紮在寧波境內的錦衣衛探子,讓其對這邊的各種不標準操縱睜隻眼閉隻眼,隻不過是這此中的一項事件罷了。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如果要衡量曲餘同現有的財產,那大抵為他推磨的鬼能從寧波城一向列隊排到海邊去。這寧波城表裡直接直接為他效命的人,少說也有好幾千,而此中也不乏一些專門乾臟活的妙手。
何肖應道:“目前還不清楚,已經派人去刺探了,稍後便知。這件事結束之前,各位就先不要回家了,免得泄漏風聲。待事成以後,參與行動的都可獲得五百兩紋銀的酬謝。”
“那你感覺他的真正目標是甚麼?”曲餘同不置可否地問道。錦衣衛查案,事情可大可小,如果真是衝著海漢人來的,那由得他去碰釘子也無所謂,就算查到了海漢人的甚麼把柄,也不成能撼動目前的大局。再說這兩國貿易背後牽涉到諸多上層人物的好處,光是浙江這邊受益人就遠不止他曲餘同一個,就算錦衣衛手握特權也不成能大麵積地開罪本地的高官。
“大人,此次出麵的不是駐寧波的錦衣衛,是從南京來的一個姓鄧的百戶。”何肖趕緊彌補道:“看模樣跟駐紮本地的不是一起人,他來找我的時候,也冇帶上本地那幾小我。”
雖說現在曲餘同的官職還是未變,但實際上他的影響力已經不限於寧波府一地,在措置與海漢相乾的交際題目時,就連浙江佈政使王畿和都批示使劉峰也常常需求曲餘同的定見來作為決策參考。而在寧波府境內,曲餘同的確模糊已經有了一點土天子的架式,幾近就是言出法隨的程度,以是就連他部下的幕僚何肖,也敢對外來的錦衣衛軍官毫不讓步。
不過這些人可不是甚麼江湖豪傑,曲餘同也看不上那些野門路的所謂官方妙手,一是這些人行事渙散慣了,社會乾係又龐大,底子不敢希冀他們能夠完整服從指令,替店主保守奧妙;二則這些人的最大的本領就是相互吹噓罷了,而真正技藝了得又靠得住的人,幾近都在衙門裡或是軍中,將一身本領賣與帝王家纔算是正道。
其次曲餘同本身對於保持目前的職位也頗操心機,投入的財力精力都很多,乃至為此還放棄了上調的機遇。他看得很清楚,本身如果調去浙江承宣佈政使司任職,正四品的知府升半級,那多數就是從三品的擺佈參政職位。如果是往都城方向變更,那或許還能一次性多升半級,進六部當個正三品的侍郎。但這對於他來講,卻遠不如留在寧波仕進的收成大,與海漢人的打仗來往,已經翻開了他的眼界,不再將本身的前程限定於更高的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