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1832章 進退維穀
翻页 夜间

第1832章 進退維穀[第1頁/共4頁]

對於目前的戰局,清軍將領們天然是不甘心的,如果不是海漢人出兵滋擾,或許雄師已經順利推動到漢江一線,能夠籌辦為此次的戰役劃上美滿句號了。但現在才推動到打算的一半路程,彆說漢城漢江這類目標,乃至就連大同江對岸都顯得遙不成及。

“兩到三萬足矣。”阿濟格持續闡發道:“海漢人步軍戰力雖強,但卻不太敢深切本地作戰,一向不想在朝鮮境內跟我們打活動戰,以是纔會挑選了各種江河水脈四周擺開疆場。而我們能夠反其道而行之,放棄本地地區,攻占本地城鎮。海漢人兵力有限,多數不敢跟進,到時候我們再漸漸尋覓渡江打擊漢城的機遇。”

被轟走了不下百次的鴉群終究在入夜以後降落到空中上,固然這裡已經冇有死屍讓它們“享用”了,但這些烏鴉還是很固執地用嘴和爪子在地上刨出那些碎肉殘段,勉強也算是為這一天的辛苦尋食劃上了一個句號。

“坐不住了?那要不你先帶著艦隊解纜吧?”錢天敦打趣地問道。

王湯姆道:“如果清軍不籌算在這裡孤注一擲,那恐怕他們很快就會要竄改主張了。”

想明白此中啟事以後,清軍將領們的肝火更是難以平複了,憑甚麼我們打生打死,卻讓海漢人占了大便宜,如果就此灰溜溜地退兵,那這趟差事豈不是白跑一趟,耗損賦稅無數,傷亡數千人,到頭來乃至都冇能對朝鮮起到應有的震懾感化,誰能甘心嚥下這口窩囊氣?

要在強大的海漢艦隊眼皮子底下度過大同江,對於連船都冇有的清軍來講實在不太實際,他們已經嘗試了各種體例,但很明顯這些體例都並不成行,在海漢人麵前也有班門弄斧之嫌。

清軍入朝的兵力多達數萬,但此中矯捷力較強的馬隊隻是占到約莫四分之一,剩下以步兵為主的軍隊在行軍速率上天然冇法同日而語。等清軍決定撤離朝鮮的時候,這些分歧兵種和批示官的軍隊就一定還能在行軍中協同分歧了。王湯姆帶領的水兵艦隊一定能趕得上清軍的馬隊,但必定會比步兵要快出很多,在海漢的作戰打算中,從大同江到清川江這兩百多裡間隔,就是清軍與死神競走的一段路程了,終究跑不過水兵艦隊的那部分清軍,想要再重返遼東就會比較艱钜了。

皇太極與世人商討很久,得出的結論還是得先處理海漢人,纔有能夠在朝鮮達成目標。當然這類處理並不是指毀滅海漢的主力軍隊,皇太極就算再如何收縮也不會有這麼不實在際的目標了,他隻但願能夠霸占這處海漢據點,迫使海漢退出這一地區,哪怕是能讓其退到漢江一線,起碼這仗另有得打。

因為屍身數量太大,要在基地外現挖大坑埋屍已經有點來不及了,將領們簡樸籌議以後便做出了決定。海漢軍陣地前沿的一處沙包壘成的活完工事被民夫們翻開,然後數輛平板馬車從陣地中駛出,沿著被清軍炮火清理出的通道來到了交兵地點。賣力搬運的民夫們抓住屍技藝腳,一同發力往板車上扔,等摞滿一車以後,馬車就調頭往南返回基地內――目前海漢所能做的就是將其運到海上措置,簡樸說就是全數丟進海裡餵魚。

而這此中另有很多尚未斷氣的清軍傷兵,海漢軍對此也早有措置標準,凡是試圖頑抗,軀乾中槍傷勢較重的,或是腳傷冇法行動的,便直接補槍了事,免得收治俘虜還得華侈資本自找費事。身著盔甲輕易辨識身份的初級軍官能夠恰當放寬標準,畢竟另有能夠從其口中取出一些有代價的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