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0章 戰後清算[第1頁/共4頁]
這套把戲在王湯姆這裡天然是行不通的,他固然是個武官,但這些年南征北伐見過的狀況實在太多了,早早便看破了這些朝鮮武官的企圖。固然朝鮮人想要的直接賒賬不成能實現,但王湯姆給他們先容了彆的一種折中的體例來處理軍費預算不敷的題目,那就是以朝鮮官方的名義向海漢銀行申請辦理專項存款。
當然這類存款並不是誰都能夠申請,海漢銀行及其他相乾部分自有一套標準來評價工具是否具有如許的資格,並且常常會有必然的附加前提,比如政治交際方麵的承諾,亦或是抵押物產或地盤等等。
彆的朝鮮軍方也已經明白地表示出想要向海漢采購數艘摸索級戰船的意向,不過考慮到朝鮮在戰後的財務狀況,大抵是不太能夠一次性全款采辦了。幾個朝鮮將軍每天都到王湯姆這邊報到,並且都是自帶酒菜過來,但願能夠通過他在軍器設備的采購方麵獲得一些優惠前提——比如說先貨後款之類的。
在北方的鴨綠江乾,停止了三天兩夜的追擊戰以後,清軍最後還是使出了斷尾求生的戰術,但留在朝鮮國境內斷後的兩千清兵幾近悉數戰死。在兩邊的最後一次比武過程中,已經怠倦不堪的清軍冇有再給海漢軍製造出太大的費事,海漢軍所需求做的便是不竭地開仗,保持對清軍的火力壓抑,然後慢慢推動戰線。清軍固然修建了臨時陣地和一些掩體,但麵對新近才被投入到疆場中的這支海漢追兵,仍然是連半天都未能撐疇昔便宣佈毀滅。
遵循與朝鮮軍方達成的和談,海漢將在鴨綠江乾留下一些軍事參謀,指導和練習重新領受失地的朝鮮軍隊,並幫手他們在鴨綠江上建立水麵武裝,以免下次清軍再有近似的意向時,邊疆守軍連一點自保之力都不具有。
對於朝鮮來講,在這場戰役裡透暴露來的題目遠不止軍隊戰役力孱羸罷了,全部國度戰備體係的運轉幾近都處於半失靈的狀況,直到海漢構造的聯軍來到朝鮮以後,才因其不竭提出各種要求而漸漸開端進入狀況。這中間既有朝鮮軍本身練習、設備、作戰等方麵的程度題目,也有一些是朝鮮上層人物定見不同一所構成政治鬥爭帶來的惡果,乃至另有一些官員早早便與清國暗通款曲,在戰前向仇敵出售了朝鮮的內政和戰備諜報。
金尚憲所體味的資訊天然很片麵,但也能夠作為朝鮮尋覓強國之路的一種參考,如果跨國貿易能夠給朝鮮帶來繁華,那麼答應這些國度的互市要求也不是甚麼好事。但這類生長門路必須是處在朝鮮的辦理之下,而非這些國度的自作主張,以是對於聯軍各方提出的前提,哪怕到最後都會承諾下來,金尚憲也但願能夠把握住主動權。歸正這又不是等本國救兵來挽救戰局的時候了,稍稍拖上一拖,焦急的也不會再是朝鮮一方。
當然了,藉此機遇趁便斷根宦海上的異見分子和合作敵手,把更多的權力攬入本技藝中,也是一個不錯的安排。這可並非金尚憲的癡心妄圖,錢天敦和王湯姆都曾專門向他提過此事,稱海漢會極力支撐他在朝鮮宦海上的各項決策,以確保兩國的合作能夠做到密切無間。現在聯軍大勝清軍,海漢人說話的影響力天然比之前更大了,隻要他們表白態度支撐金尚憲,那接下來的很多事情就會輕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