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364章
翻页 夜间

第2364章[第1頁/共4頁]

陳一鑫找馬玉玲說話,而不是找本身的幕僚親信,便是曉得部下這幫人必定會跟著本身的思路走,他們即便能出主張,也必定是想方設法完成本身提出的作戰打算,儘量將不成行變成可行,減少行動過程中的變數。但不管如何做,必定都是照著利用軍事手腕的方向生長。

至於操縱黃河反對清軍,陳一鑫細想以後也感覺不太能夠實現,在清軍已經根基節製了疆場周邊地區的前提下,海漢軍很難采納有效的窺伺辦法,底子冇有體例肯定清軍會在何時何地向北渡河撤退,隻能靠艦隊在黃河上碰運氣,但這明顯不是一個可靠的行動計劃。

陳一鑫一口氣吃了四個大包子,喝了半碗羊肉湯,剩下的給了馬玉玲。吃完以後馬玉玲正要清算東西出去,陳一鑫卻叫住了她:“先等等,我心頭有些事情很難堪,但又不能對外人說,不如你先幫我參謀參謀?”

另一條行軍線路是由渤海灣的黃河入海口逆流而上,讓武裝艦隊直抵濟南。但這一條線路的風險也一樣冇法忽視,夏季黃河河麵浮冰浩繁,且處於枯水期,從入海口到濟南的單麵航程就超越了五百裡,而海漢對於這些河段的環境完整陌生。冇法確認黃河上遊水文狀況就冒然讓艦隊逆流而上,這也是極其不負任務的做法。如果讓王湯姆曉得此事,決然不會同意陳一鑫拿他的寶貝艦隊去冒險。

馬玉玲曉得陳一鑫哪些時候能勸,哪些時候勸了也冇用,當下也冇有再對峙,便收了早餐碗筷退出版房。

陳一鑫說得非常簡樸,也冇有提到甚麼細節,但馬玉玲聽後還是花了一些時候,才消化了這些令她驚奇不已的動靜。

“濟南府離遼東如此之遠,夫君要如何去救?”馬玉玲對於地理並非一無所知,陳一鑫的書房裡便耐久掛著幾幅大輿圖,馬玉玲常常出入書房,早就將這些輿圖記在了內心。而她聽完陳一鑫所說的環境以後,第一反應便是想到了金州與濟南之間這跨山跨海的悠遠間隔。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閃現在陳一鑫腦海中的,便隻要這句非常貼切的描述了。所謂的國運,在某些時候真就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玄學,大明大廈將傾之時,各種百般的天災天災都在接連不竭地呈現。彆說是崇禎和他手底下那幫子各懷鬼胎的朝廷官員,就算是提早曉得這一段汗青的海漢穿越者,也很難有體例力挽狂瀾,挽救已經深陷泥沼的大明。

而相較於幾年前的登州之亂,現在的百姓還多了一條投奔海漢的來由,那便是海漢軍從清軍手中奪下了遼東金州,並且一向占據至今,這足以申明海漢軍與清軍有一戰之力,明顯要比一起敗退的明軍更靠得住。

清軍已經兵臨濟南城下,而明軍卻還在忙於從四周八方集結兵力,但民氣不齊,陣中畏戰不前者比比皆是,又如何能抵抗得瞭如狼似虎的清軍?

劉尚和金平接到動靜趕過來的時候,也都是被人從被窩裡叫起來的。兩人都是饑腸轆轆,幸虧馬玉玲想得殷勤,給他們二人也各籌辦了一份早餐,讓他們吃過以後再去書房開會。兩人連聲謝過以後,抓緊時候在花廳裡囫圇吃了,然後便趕去書房開會。

陳一鑫擺擺手道:“時候就是款項,等我把任務安插完了再去歇息……你去傳我的號令就是了。”

“你起這麼早,應當也冇吃吧?坐下來一起吃點。”陳一鑫不由分辯,便讓馬玉玲坐下。固然隻要一雙筷子,但伉儷倆倒也不消太生分,共用碗筷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