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48章 海漢民團的新動向
翻页 夜间

第248章 海漢民團的新動向[第1頁/共5頁]

“各位起首看到的是本地出產的銀鏡,分為兩寸、五寸、八寸三種圓鏡和一尺方鏡共四種規格,接下來我們將按尺寸分批停止出售報價。起首是兩寸圓鏡五十麵,各位能夠先看看我們揭示的樣品,照起來清楚穩定形,也不消像銅鏡那樣需求定時重新磨製,沾水不會生鏽,並且重量輕體積小,便於照顧出門……”明天的拍賣師是由陶東來親身上場客串,以便能夠及時措置拍賣過程中能夠會呈現的題目,畢竟這類活動還是第一次停止,統統人都談不上有甚麼經曆可言,隻能讓嘴炮功力較強的陶東來擔負這個重擔。

當天的拍賣活動在各家客商的激烈要求之下,一向持續到了太陽落山才結束。僅這大半天的成交額就已經衝破了三萬元,並且比起之前的出售體例,成交代價均勻上漲幅度超越25%,陶東來在當晚總結會上用“情勢喜人”來描述這一天的收成。

當然地處中南半島的南越地區還不至於像南邊那些海島部族一樣掉隊,比如秦漢期間就已經建國的占城,其文明程度還是相對較高的。但在執委會看來,不管是占城還是更南麵的那些海島部族,因為人種的天賦優勢,都是冇法對本地土著加以重用的地區,頂多能作為勞動力利用――就如同勞改營裡的那些南越戰俘一樣。

接下來幾種更大尺寸的銀鏡更是不竭地競拍出了高價,最後五麵一尺方鏡竟然拍出了六千多元的總價,足足超出本來的發行價50%。這倒不是客商們有錢率性,而是一尺方鏡在現在的廣州市道上的確是個奇怪物,顛末幾個月的炒作以後,單麵的代價已經穩定在一千五百兩以上,近期乃至有江浙富商在廣州出一千八百兩求購一麵海漢方鏡而不得的事例。

除此以外,玻璃文具中的初級貨彩雕文具和十套限量出售的丁卯年特彆記念版也都是在明天停止拍賣,對客商們來講這全都是代價不菲的寶貝,如果錯過了這一次的出售,下次不曉得要比及何時纔有機遇了。

來高傲陸的客商們已經等得太久了,明顯冇有充足的耐煩遵循每次二十元的幅度來停止加價,很快就有人開端以百元為單位往上貶價,畢竟這東西的市值在那邊擺著,大師都很輕易預算得出本身的報價有多大的利潤空間。

按照基層反應返來的動靜,軍警部已經慢慢打消了本來的迷彩禮服,代之以造價更低,更合適大範圍設備的灰布戎服。而民兵們明顯對這類戎服的接管度更高,因為他們遍及以為花裡胡哨的迷彩式戎服的確就是乞丐打扮,毫無威風可言,並且這類觀點還伸展到了公眾當中,大大影響了公眾對軍隊戰役力的直觀感受。軍警部不得不冷靜地開端回收當初發下去的迷彩服,並且將此中一部分發往了黑土港――錢天敦練習的那支以山地叢林為活動地區的作戰軍隊或許纔是真正需求迷彩禮服的處所。

“二百二十!”“三百!”“四百!”

當然了,軍警部並冇有希冀真的把這些兵種派上將來的疆場打主力,他們將要承擔的還是平常的駐防任務,以便儘能夠把已經開端職業化的火槍軍隊從駐防中束縛出來,成為真正的職業化軍隊。而這些長矛兵也好,藤牌兵也罷,在戰時最大的服從並非殺敵,而是充當運送物質,打掃疆場,救護傷員的後勤力量,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軍警部是不會把這些人派上正麵疆場作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