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進口礦產[第1頁/共5頁]
錫在這個期間也並不是甚麼奇怪物,作為五金之一,錫器在官方的利用率非常高。但穿越個人籌算入口錫礦,卻並不是為了用來打造錫器。
1627年12月13日,大明天啟七年冬月初五。
王勤點頭道:“恰是。”
“北越那邊此次是發善心了還是如何回事,冇有再把戰俘當作主體來對付我們了。”寧崎喃喃地說著,一邊看著保安們將船上的移民按著身份分歧押送到預定園地調集,一邊核敵手上拿著的移民質料。
“有點不太對勁。”陶東來緩緩地搖了點頭,麵色凝重地說道:“對北越政權來講,戰俘的代價是最低的,如果有戰俘他們必定是先措置戰俘,其次纔是犯人和海內的災黎。”
執委會將文明輸出的優先性乃至排到軍事輸出的前麵,緊緊跟從著商品輸出。在執委會的遠景構思中,這類文明輸出可不但僅隻是針對於大明,而是要安身於環球化的角度,向統統的國度和地區投放。有思惟較為激進者乃至在論壇上宣稱,要讓“四大發明”重新定義這個天下――讓我們帶著指南針走遍這個天下,用火炮征服每一寸地盤,再把這統統用紙條記錄下來,並印刷成冊本傳播後代。
王勤聞言便翻看了最後一頁,海漢人所列出的求購物質都是一些原質料或者半成品,此中有很多是屬於礦物,本身並不熟諳。而海豐號地點地的各種農產品、海產品,卻都冇有在海漢人的求購清單上。
王勤這下算是拿到寶貝了,一頁一頁地漸漸翻看,的確有些愛不釋手。不過施耐德和何夕倒是冇這麼好的耐煩等他漸漸的遴選,前麵還排著七八個客戶等著要商談,時候就是款項啊!
與十月份到港的那一批北越移民分歧,這批移民中的戰俘、犯人的比例減小了很多,一千一百餘名移民當中,獨一不到二百名戰俘和數十名犯人,剩下的幾近都是以戰役災黎為主的淺顯公眾,倒是給民政部安設這些移民省下了很多費事。
“查查海豐的物產。”施耐德向何夕點頭表示道。
兵工部分一向在嚷著要量產青銅炮,但因為礦產資本的貧乏,卻隻能逗留在樣品階段冇法量產。而鍛造青銅炮所需的質料青銅,其本色便是銅錫合金。青銅的鍛造機能和散熱才氣都比鑄鐵好很多,鍛造兵器的難度比鑄鐵小很多。彆的青銅火炮的含碳量低不易擦出火星,在安然性上也優於鑄鐵火炮。
“為了製止我海漢商品被某家商行把持運營,我們目前不供應預訂辦事,一概隻賣現貨。”施耐德解釋道:“如果我們答應預訂,那‘福瑞豐’恐怕早就把來歲的貨都給訂完了。”
“那貴方可有商品目次清單?”王勤打起精力持續詰問道。
駐廣辦每天會通過電台與大本營聯絡,確認訂單和大本營所能供應的貨色,以訂正第二天的推行商品目次。本來明天揭示的這些貨色根基都還是有少量存貨的,但在王勤之前已經被來自潮州的大商行訂走了一多數,有多種商品都被直接抄了底,而商品目次卻還冇來得及停止修改。這要怪也隻能怪王勤來得稍晚了一些――他如果明天對峙不走,就能排在那一名的前麵了。
“這上麵所列的多種礦物礦石,鄙人多數都並不熟諳,這可如何是好?”王勤不由有些急了,好不輕易才見到了海漢人,現在這該買的冇買到,能賣的本身又冇有,莫非這買賣還冇開端就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