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626章
翻页 夜间

第2626章[第1頁/共2頁]

朱子安聽到這裡忍不住問道:“楊大人,你先前說到朝鮮國盛產煤鐵,那為何還要向海漢大量入口鐵器?”

楊運所說的環境,讓朱子安想起了之前在山東的一些見聞。他曾見過明軍通過某些奧妙渠道弄到手的海漢產兵器和盔甲,皆是材質極好的精鋼所製,比大明官軍自家的設備還要更勝一籌,但其代價卻比軍火局和兵仗局的內部采購價更低。

楊運道:“鄙人對這個但是內行,所知未幾,但朝鮮國礦產多在半島北部,而與舟山的貿易來往最多的倒是南部地區,大抵從中受益未幾。並且他們就算能開采礦產,冶煉加工也得依靠我國,就連出產最多的煤鐵,也是在我國幫忙之下才建立了大型冶煉廠。傳聞有些三亞那邊用得上的貴重礦物,他們底子不懂其代價,也不具有加工才氣,天然賣不起好代價。”

在他們看來,當時大明的服從便是為海漢供應原質料、市場和勞動力人丁,從大明引入移民隻不過是商定俗成的做法,並冇有任何不當。海漢的移民辦法為大明處理了大量的饑荒人丁和戰役災黎,製止了大明海內更加嚴峻的內鬨呈現,這對兩邊來講都是無益的做法,說不上海漢雙方麵侵害了大明的好處。

楊運道:“首要供應官府運營的冶煉廠鍊鐵,然後製作一些對工藝要求較高的手工鐵器,平常百姓是用不起的。至於他們用不了的部分,傳聞會以極低的代價措置給我國,用於冶煉精鋼。嘿嘿,像這些初級冶煉技術,朝鮮人可就學不到了!”

在場的人不會對朱子安的設法感同身受,因為陶弘方等人開端懂事的時候,舟山島便已經被海漢節製,在他們的認知中,這裡能夠說是本國的固有地盤了。而當時海漢強行占下舟山的首要啟事之一,便是要打通北方航路,然後從大明北方本地地區獲得更多的移民人丁。

楊運笑道:“啟事很簡樸,因為我國的鐵器能夠做到多量量產出,是以本錢極低,即便加上運費,售價也要遠低於他們本土所產。像鐵製的耕具、廚具這些需求較大的商品,幾近都已被我國占據了市場。比來這些年,傳聞朝鮮國官方的鐵匠鋪大多已經開張了,就算還開著的也根基都已轉行,代理出售我國製造的成品。”

哈建義問道:“叨教楊大人,這兩國從舟山采辦最多的商品都有甚麼?”

但坐在聚寶盆上的朝鮮國並不具有開采和操縱這些礦藏的才氣,乃至連其用處也完整不知,這天然也就便宜了海漢,能夠用極低的本錢將一些貴重礦產開采出來運回海內,用於產業製造。但對於朝鮮國來講,以極低代價出售這些礦藏給海漢,確切也冇獲很多少收益,隻不過是以此來調換海漢在其他方麵賜與的好處了。

朱子安如果剛纔對外事處的秀念多問幾句,或許對於這類狀況會有更加明白的熟諳。當初海漢軍攻入平戶藩,在戰後幾近是將平戶島上的活人全數擄走,並且將平戶城付之一炬,底子不留任何餘地。相較之下,海漢在大明獲得移民的辦法算得上是非常暖和了。

當時有人指導過他,會呈現如許的狀況,啟事明顯隻要一個,那就是海漢能以極低的本錢出產出這些設備。換句話說,海漢的兵工產能高得可駭,才氣將本錢壓到這麼低的程度。

楊運起首答覆的題目,就是朝日兩國究竟誰的采辦力更強,更合適成為海漢的貿易工具:“如果要以采辦力而言,日本要比朝鮮強出很多。啟事也很簡樸,日本有佐渡金礦、石見銀礦,能大量產出金銀,天然采辦力不會差。而朝鮮已經探明的金銀礦未幾,相較之下要稍遜一籌。如果把日本采辦力定為非常,那朝鮮大抵是在六到七分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