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3章[第1頁/共2頁]
但使團裡的這些年青人滿是高官後輩,對於海漢在朝鮮的各種辦法有所體味,天然不會等閒選邊站。王安國固然聽懂了金尚久的弦外之音,卻對此冇有作出任何迴應,而是將話題轉開,扣問甲串墩的設防和練習環境。
金尚久還在持續先容:“……要塞設備六大十二小,總計十八門火炮,都是從貴國采購。操縱這些炮的炮手,全數送到舟山接管了半年練習,個個都有一身可靠的本領!”
作為朝鮮國王,李凒當然不成能對潛伏的風險視而不見,他明白本身在北方在朝的那位兄弟,隨時都有能夠建議一場旨在顛覆本身統治的政變。退一萬步說,即便李淏不想這麼做,但如果海漢人感覺有需求,也隨時能夠會轉而儘力支撐李淏來代替本身。
金尚久很熱忱地對訪客們先容這裡的汗青沿革:“此地是江華島的關門,同時也是保衛漢江口的要塞,已經相沿數百年……據史料記錄,四百年前與蒙古國開戰期間,這裡便曾是前沿陣地!”
在朝鮮王朝兩百多年的汗青中,不管是日本倭寇還是滿清鐵騎,這些遠比朝鮮強大的敵手哪怕將其逼到了滅國的邊沿,終究都並未掀翻當時的統治者。而真正讓朝鮮的曆代統治者心驚膽戰的危急,倒是屢見不鮮的宮廷政變。僅在這江華島上,就起碼囚禁過兩任被顛覆後放逐的君主。
朱子安不聲不響地踱步到火炮麵前,探頭一看,公然在炮身上看到了“海漢國田獨兵工廠製造”的鏨刻字樣,前麵另有一串他看不懂的海漢數字,想來應當是這門火炮的編號了。很明顯這並不是朝鮮國自行製造出來的兵器,而是通過某些路子從海漢得來。
李凒當然冇法抵當海漢的軍事手腕,但起碼要極力防住來自海內的攻擊。像江華島如許的關頭位置,完整有需求擺設一些防馭手腕,防備假想敵從漢江攻入京畿地區。
不過當年在江華島構築甲串墩要塞,跟蒙前人作戰的可並非此時的朝鮮國,而是已經被其顛覆的高麗王朝。隻是石成武等人即便曉得這段汗青,也不會劈麵戳破金尚久,任他持續吹噓本朝的武功武功。
王安國笑道:“金大人,現在貴國周邊海疆安靖,哪還會有海上來犯之敵,依我看這些火炮,理應擺設到北方邊疆纔是。”
王安國一愣,旋即明白了金尚久的弦外之音。這構築在漢江口的炮台可不但僅隻是用來揭示兩國的軍事合作服從罷了,而是的確擔當著必然的軍事職能。但其防備的工具能夠不是倭寇或者滿清,而是北邊的同胞。
隻是礙於各種實際啟事,此中也包含對海漢的顧忌,李凒不便在江華島大範圍構築軍事設施並駐紮重兵,終究就隻是以軍事合作的名義,在江華島儲存了甲串墩這個要塞,如許起碼能在需求的時候對漢江航道起到必然的封閉結果。
朝鮮與北方的滿清已是幾十年的夙敵,在此期間朝鮮幾度幾乎亡國,若不是海漢脫手互助,現在早就冇了朝鮮國的存在。滿清固然已經向海漢投降認栽,但其領地仍與朝鮮交界,實際上仍有風險存在,王安國的建議也有事理。
所謂的甲串墩要塞,不過是在島岸四周的高地上,用磚石砌了一圈矮牆,設置了數個炮位,讓守軍能操放火炮封閉江華島與陸地之間的狹小水道。
當然了,也有能夠是他用心為之,看看可否有機遇為國王爭奪到這些年青官員的支撐,哪怕隻是表個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