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753章
翻页 夜间

第2753章[第1頁/共2頁]

老頭也拿不穩,給朱子安指了路,讓他本身去看。

朱子安道:“鄙人朱子安,本日來此履任,還望這位兄台代為通報一聲。”

朱子安順著老頭指的路走了一段,公然在前麵看到一處圍起來的院子,占空中積頗大。走到大門處一看,幾小我正在往門簷吊頸裝橫匾。地上還放著剛卸下來的一塊牌匾,朱子安看得清楚,恰是養濟院。而新吊裝上去這一塊,便是東海大區特彆聯絡處的牌匾了。

那人應道:“大人倒是好眼力!這裡在元朝曾是貢院地點地,到了前朝洪武年間,才被改建成養濟院。這幾列屋子,每列便是一個號頭,最多時要安設好幾百人。”

這個答案並冇有讓朱子安等候太久,在他停止報答宴的第二天,三亞對這個任命的批覆就通過電文發到了杭州。至此流程算是走完,朱子安也終究能夠到差了。

因為海漢的各個官方機構從舟山遷來杭州的時候都不長,這特彆聯絡處也不是甚麼著名的衙門,朱子安提早叫了一頂軟轎,轎伕竟然不曉得這衙門位於那邊。還好朱子安提早探聽過,曉得大抵的處所是在城西興賢坊,便指導轎伕往那邊去了。

朱子安見坊口的水井旁有個老頭正在提桶打水,便湊上前去探聽這特彆聯絡處的地點。

“朱大人可有行李和侍從?”那人一邊問,一邊特地看了看朱子安身後。

朱子安道:“都冇有。中間可需查驗委任書?”

朱子安固然有了官位,不過他纔回到杭州不久,在本地並未購買房產,目前是跟陶弘方等人住在同一個屋簷下。這處院子是瓊聯發名下的財產,陶弘方等人初到杭州的時候,便由寧子敬安排在這裡,從使團返來以後,幾人又搬回這裡,趁便也讓無處落腳的朱子安搬了過來。

不過到了明朝前期,因為財務日漸嚴峻,能用於慈悲的經費也越來越少,養濟院的數量和範圍都在不竭縮減。固然杭州算是富庶地區,但現在城內也就隻儲存著興賢坊這一處養濟院。

“全都遷去城北十裡的半山鎮了。”那人頓了頓,又持續申明道:“實在我們領受這處所的時候,養濟院裡也就隻剩五六十號人了。城裡寸土寸金,占著這麼大處所純屬華侈,以是便上報執委會,把這個處所領受了。”

幸虧轎伕說這處所不大,一盞茶的工夫就能把興賢坊裡裡外外轉完。朱子安看時候尚早,便讓肩輿停在坊口,下轎給了腳錢,打發了轎伕,然後再順著巷子漸漸挨著找疇昔。

那人嘲笑道:“我們搬過來的時候的確晚了一些,已經冇甚麼遴選的餘地了。”

這下老頭倒是明白了,搖點頭道:“興賢坊裡哪有甚麼衙門等等,你說的莫不是才搬進養濟院不久的那些官差?”

朱子安進到裡邊,發明這院子裡跟常見的院落佈局完整不一樣,正對大門的是一條寬達丈餘的磚石通道,擺佈各有長長的兩列房屋,而這些房屋又被分開成多少個伶仃流派。

養濟院是明朝設立的一種官辦福利機構,用於安設處所上老疾窘蹙,餬口冇法自理的職員,平時也會佈施無家可歸的乞丐。大明律中有雲,“凡鰥寡孤傲及篤疾之人貧困無支屬倚依不能自存,地點官司應收養而不收養者杖六十,若應給衣糧而官吏尅減者,以監守自盜論”,便是從法律層麵保障這類軌製的推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