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0章[第1頁/共2頁]
星島轄區內目前的兩大礦源,一是位於邦加勿裡洞島的錫礦,二是馬六甲海峽內蘇門答臘島海岸線上的杜邁油田。後者固然早就完成了勘察事情,但因為受限於開采技術,直到1649年才正式開端投產運轉。
僅1640到1650年期間,羅傑親身帶領艦隊停止的遠航探險活動就多達八次,此中又尤以馬六甲海峽北側的孟加拉灣為主。
錢天敦卻不會等閒信賴他的一麵之詞,沉聲應道:“那想必是你做了甚麼逾矩的事情,纔會讓執委會竄改主張,打消了星島駐軍的獨立體例。”
羅傑說罷又灌了一杯酒下肚,然後纔跟錢天敦提及了事情原委。
艦隊沿馬來半島一起向北,對暹羅、緬甸、莫臥兒等國的海岸線停止了多次探查,直到印度半島南端才折返。
固然不能獲得執委會的儘力支撐,羅傑也仍在想方設法地實現對外擴大。在好不輕易攢出一支武裝艦隊以後,羅傑便敏捷構造了多次遠航,看望那些尚未被歸入海漢版圖的地區。
從1650年開端,星島駐軍便多次以軍事援助的名義,向周邊多個國度調派武裝職員,參與各種軍事行動。
“實在啟事很簡樸,執委會是要通過這類手腕來加強對星島的掌控罷了。”羅傑有些無法隧道出了原委:“打消獨立體例,批示權收返國防部,如許處所上就冇有造反反叛的能夠了。”
羅傑聞言苦笑道:“甚麼逾矩,不過是我做的事情分歧執委會情意罷了!”
又過了兩三年以後,馬六甲海峽西側的民丹島、巴淡島、倫龐島等大小島嶼,也儘數被劃入了星島的轄區,治下人丁也由此擴大到超越五萬人。
雖說星島上報給三亞的說法是這些人隻是去本地擔負軍事參謀,但實際環境倒是有成建製的海漢軍參與了本地的作戰。
動靜傳回三亞,執委會天然不會認同星島這類做法,因而便以軍隊整編為由,打消了星島駐軍的獨立體例,並且將本地駐軍切割成海陸兩個部分,以進一步減弱羅傑的批示權。
星島的地理位置固然可謂絕佳,但卻冇法像海漢在北方大陸所占據的地盤那樣,以推動產業化的體例來擴大本身氣力。啟事也很簡樸,周邊地區貧乏可供開采的煤鐵等產業礦源,冇法建立起地區產業中間來滿足本身生長所需。
海漢軍自建軍以來,隻要兩支軍隊真正獲得過獨立體例,一支在錢天敦部下,另一支便是由羅傑一手締造。
能夠在諸多海漢駐軍軍隊中爭奪到獨立體例,這本身就是執委會對實在力的一種嘉獎和承認。而羅傑的軍隊長年為國鎮守南疆邊疆,其首要性非同普通,享用獨立體例也很公道。
也正因為如此,羅傑纔會果斷反對馮安楠提出的以馬六甲海峽為線,北邊的中南半島全數劃歸安南駐軍的做法。要論對中南半島西海岸的體味程度,馮安楠又豈是他的敵手,把這些地區交給馮安楠,那就意味著星島這些年的遠航探險活動白乾了。
在海漢進入這個地區之前,葡萄牙人和英國人都前後在此落腳,試圖通過建立殖民地來實現對這一首要航道的掌控。不過他們的手腕明顯不如海漢這個厥後者,在羅傑率部進駐星島不久以後,就在疆場上打敗了英國人和本地土著的聯軍,用武力實現了對這一地區的開端節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