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958章
翻页 夜间

第2958章[第1頁/共2頁]

即便北大年是一個國際貿易港,如許昌大的交際活動也不是經常會有,大量公眾湧至港區圍觀,比過節還要熱烈。

真正讓世人感興趣的是宴席上供應的酒,不管包裝還是口感,都與三亞特釀非常類似,但國王卻稱這酒乃是北大年的特產。

“北大年的國王為甚麼會這麼正視我們的到訪?”

海漢艦隊分開湄南河口,本地岸一起向南,三天後到達了馬來半島中部的北大年國。

而此次海漢艦隊的拜訪,對北大年來講算得上是舉足輕重的大事。錢天敦是最馳名的海漢將領之一,他的到來也就相稱因而代表了海漢軍方的態度,這對北大年這類耐久接管海漢庇護的南海小國來講,恰是拉攏乾係的絕佳機遇。

厥後還是李元德悄悄奉告錢天敦,海漢已經在北大年開設了一家釀酒廠,質料是本地出產的甘蔗。當然了,蒔植甘蔗的農場也是由海漢販子創辦。

文福雙手合十應道:“我在三亞農學院學習了兩年,受益頗多。”

讓錢天敦稍感驚奇的是,為二人對話擔負翻譯的人,竟然是這位國王的大王子。據國王先容,這位大王子暮年間曾到三亞留學兩年,還起了個漢名叫做文福。

能夠製作如此都麗堂皇的宮殿,也可見北大年這個小國的經濟氣力不差,能為王室供應奢糜的餬口環境。

看模樣要麼是這位文福王子極其愛好農業,要麼就是國王潘猜對農業非常正視,特地為兒子安排了這條路。

早在上個世紀,葡萄牙人就率先在這裡建立商館。本世紀初,荷蘭人和英國人也連續在這裡設立了商館。這些西方殖民者進入北大年的時候,比海漢還要早了好幾十年。

三亞農學院是海漢培養農業人才的最高學府,特地跑到海漢學習農業知識的留學職員不是冇有,但像王子這類級彆的人物,錢天敦的確是第一次傳聞。

正因為具有這些得天獨厚的天然前提,北大年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馬來半島上的一處繁華的國際貿易港。

北大年城外的港口泊位有限,但麵積龐大的海灣完整能夠包容整支海漢艦隊駐泊。艦隊批示部宣佈,將在北大年休整三日。分開首頓港以後,在海上流落多日的兵士和海員終究能夠再次踏上陸地了。

固然此次拜訪北大年的武裝艦隊範圍龐大,但已提早數日通過官方渠道知會了北大年國王,以是並未在本地形成發急。

這個答案倒是有些出乎錢天敦的料想。凡是本國政要後輩到海漢留學,第一挑選是進入軍事學院學習帶兵兵戈,如安南的鄭柞、鄭廷等人。

北大年與其說是一個國度,倒不如說是城邦更加貼切,轄區總人丁不到十萬,此中超越七成都是定居在海濱的北大年城四周。

為了能與海漢保持傑出的相同,北大年國王乃至專門任命了一名漢人大臣,來賣力措置與海漢相乾的各種事件。如許的特彆報酬,已經將西方同業遠遠拋在前麵。

海漢固然是厥後者,但在本地運營的項目範圍卻早已超越了西方的同業。特彆是各種經濟作物蒔植園的創辦,不但為本地供應了大量的失業機遇和高額賦稅,並且因為這些項目中常常都有贈送王室的乾股,北大年的掌權人也就成為了直接的受益者。

而北大年官方的歡迎級彆也非常高,國王潘猜親身出麵,帶領官員到港口驅逐錢天敦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