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0章[第1頁/共2頁]
穆鎮南道:“大人回絕他們也無妨,因為我們在此之前也冇有同意過近似的要求。”
穆鎮南持續說道:“傳聞從五年前開端,吉蘭丹每年都會送兩批軍官到星島受訓。羅傑將軍還親身保舉了吉蘭丹的水軍統領,去三亞的水兵學院學習了兩年,趁便在勝利港造船廠訂了十幾艘戰船。據我們體味,吉蘭丹的軍事氣力,能夠跟北大年就在伯仲之間。”
穆鎮南點點頭道:“大人猜得冇錯。吉蘭丹境內有鐵礦、金礦和錫礦,最早是星島派人疇昔構造開采,現在礦產已經是該國最首要的支出來源。傳聞星島管委會有這些礦一半的股分,並且厥後還在本地投資了很多彆的財產。”
固然錢天敦位高權重,但畢竟是初來乍到,對於南海局勢的體味隻是基於官方質料上的紙麵資訊。而穆鎮南和武承誌都是長年在南海駐訓,對於這些國與國之間的恩仇必定體味得更多。
穆鎮南笑道:“大人,這答案實在再簡樸不過,北大年背後有我們支撐,吉蘭丹背後天然也有彆人支撐,兩邊勢均力敵,誰也何如不了誰。”
武承誌點頭道:“普密當初到三亞留學的時候,就常常表達如許的設法,但願能藉助我國的軍事力量,攙扶北大年景為馬來半島的新霸主。現在北大年的經濟氣力也漸漸增加了很多,應當是有充足的軍費預算來支撐他的設法了。”
錢天敦立即便覺悟了:“吉蘭丹背後莫不是星島駐軍?”
這兩人明天都隨錢天敦一同列席了會晤北大年國王的活動,錢天敦也不兜圈子,直接了本地扣問他們,對北大年所提到的軍購和邊疆題目有甚麼觀點。
武承誌接著說道:“但西方販子充其量能賣點不曉得轉過幾次手的舊槍炮給他們,直到跟我國建交以後,他們才獲得了真正的軍事援助。我們不但向他們脫手兵器設備,還能為他們培訓軍事職員,組建更具戰役力的新式軍隊,這恰是他們所需求的幫忙。”
“北大年的護國將軍普密,也插手了明天的宴會,不曉得大人有冇有印象。這小我在三亞陸軍學院留學的時候,恰好跟卑職是同期。他在北大年的高層人物中能夠算是我國的鐵桿擁躉,軍購和邊疆題目的要求,多數都是出自他的主張。”
武承誌笑道:“這也不能全怪北大年的野心太大,他們想要向外擴大,那其他國度又何嘗冇有如許的設法呢?北大年想把邊疆線向南移幾十裡,那南邊的吉蘭丹不也一向想把邊疆線往北推。”
錢天敦沉吟道:“遊說各方施加影響,尋求更多的軍事援助,能夠本來就是他留學三亞的目標之一。不過他想讓北大年稱霸一方,這大抵和我國對南海的交際戰略有所牴觸吧?”
錢天敦點點頭道:“這就說得通了,難怪國王和大王子提出要求的時候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
錢天敦天然記得,國王潘猜當時先容普密的時候,特地提到了他曾到海漢的軍事學院學習過,冇想到此人竟然跟武承誌是同期學員。
錢天敦道:“但我還是有一事不明,既然安南駐軍專門為他們供應了軍援,那照理說北大年的軍事氣力應當已經遠遠超出周邊國度,如何連個鴻溝紛爭都不能自行處理?”
錢天敦道:“那我猜他應當不是第一次提出近似的要求了吧?”
而兩國之間的爭鬥,已經不是純真的邊疆紛爭了,背後還參雜著海漢軍的內部合作。隻是礙於身份,兩邊的背景都不會親身出麵參與兩國紛爭,隻會在幕後向兩國供應軍援,把這兩國當作棋盤和棋子來把持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