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6章[第1頁/共2頁]
山東這些參將、總兵、批示使,個個內心都跟明鏡似的,現在去阻擊海漢軍的確是大功一件,但也很能夠是死路一條。出這個頭輕易,但要活著下疆場就難了。
那位到濟南府督戰的兵部侍郎,冇能獲得半點戰績,以後必定隻能把任務全都推給處所駐軍。但以明廷現在的處境,大抵也很難措置相乾人等,如果下旨定罪,說不定就逼得這些處所軍頭直接反了,多數隻能是打掉牙往肚裡嚥了。
先前在河對岸一觸即潰的那支明甲士馬,便是被兵部侍郎點名反擊的不利蛋了。
孫丙看完信以後也是大感無語,完整冇想到明軍內部竟然已經是如許的氛圍。
過了兩小時後,陸五師渡河過半,這明軍避之不及的處所卻來了訪客。
但朝廷早就窮得揭不開鍋了,現在要兵戈了,卻連像樣的打賞都拿不出來,甚麼加官晉爵之類,也滿是空頭支票,就算本身能信這些封賞,那又拿甚麼去鼓勵部下的將士,讓他們去跟武裝到牙齒的海漢軍冒死?
孫丙思疑這是明軍故佈疑陣,勾引本身中計,便先裝了兩船馬隊疇昔,命其在對岸散開窺伺敵情。
不過他轉念一想,倒也不是不能瞭解。這些處所衛所軍的兵源和財路都在本地,明廷能賜與的支撐極其有限,軍頭們優先考慮的天然是保停止上的武裝力量。
特彆是那些心機已經活動,有改換門庭誌願的武官,此次的示好也能為此後的打仗開個好頭,而他們手底下的武裝力量,更是有望成為跟海漢還價還價的本錢。
“害我白白嚴峻了大半個月,想不到這麼輕易就過關了!”
眾將得知都城來的人馬竟然是這類表示,那誰還肯去步這個後塵。兵部侍郎固然氣得頭頂冒煙,但也拿這些處所軍頭冇甚麼體例。
不過孫丙以為明廷不至於如此胡塗,直接放棄了黃河天險,中間多數是另有甚麼本身所不知的狀況,纔會導致了明軍避而不戰。
1627崛起南海
18小時前
至於那些故意與海漢打仗的明軍武官,能夠等其間事了以後,再設法與登州聯絡,屆時再找機遇安排他們與陳一鑫會晤,詳談合作事件。
2307字
利津縣城裡也有德王府的人,在獲得戰報以後,立即就修書一封,命人出城送來海漢軍渡河的處所。
2307字
相較於在山海關墮入苦戰的陸六師,孫丙這一起人馬的行軍的確是順風順水。而大明邊軍與處所衛所軍隊的戰力差異,也由此可見一斑。
孫丙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他提早好久便開端為這場硬仗籌辦作戰打算,乃至考慮到了與明軍在黃河兩岸停止拉鋸戰的能夠。甚麼困難的局麵都提早想過了,就是冇想到對方會不戰而逃。
來者自稱是德王府的人,要求見海漢軍這邊帶兵的將領。孫丙曉得德王府與海漢高層之間的奧妙乾係,當下也不敢怠慢,從速讓人將訪客帶來見麵。
孫丙翻開信看了一遍,方纔明白先前明軍的表示為何會如此古怪。
利津縣城裡一堆武將你推我我推你,冇一個肯主動出戰的。兵部那位侍郎固然點了將,但被點之人也都是各式推委,底子不肯出戰。不管侍郎大人以朝廷之命還是忠君大義相逼,就是冇人接他的招。
兵部侍郎最後冇體例,總不能就這麼歸去覆命,隻好點了跟著本身從都城過來的一名參將,讓他帶上本身的軍隊反擊,給其彆人做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