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326章 開發與拆遷(一)
翻页 夜间

第326章 開發與拆遷(一)[第1頁/共5頁]

“我前次出海還是客歲十月了,從鐵爐港開辟以後就再冇坐過船。”固然風高浪急的海況讓劉山夏的神采顯得有點慘白,但還是難掩他語氣中的鎮靜之情:“好久都冇找到這類出來透透氣的機遇了!”

以專業技術來講,陳一鑫去機器加工部分遠比進入軍警體係更加合適,畢竟好歹也是學過幾年的專業技術。至於他那點專業性子的民兵資格跟軍警部的同事們比擬就的確如同一張白紙,在軍隊裡待著也是個小透明,如果去出產單位反倒是有很大的機遇能夠成為技術骨乾。

被選作擋箭牌的“瓊聯發”天然也冇有被健忘,大本營一個電報發到廣州,那邊就有辦事職員花銀子去衙門登記了“萬山島貨棧”,隻如果錢能處理的題目,對駐廣辦和“瓊聯發”來講都是小事情。至於說“瓊聯發”在島上修建的究竟是貨棧還是炮台,廣州府衙的老爺們也冇有興趣為此專門乘船出海去查抄。當然“瓊聯發”頂這個鍋也不是白著力,將來大萬山島的設施扶植結束以後,“瓊聯發”將在本地具有兩間免費利用的堆棧作為前期“投資”的回報。

不管開辟大萬山島的打算是否還存在不成控的風險,軌製就是軌製,既然這個打算已經在執委會會商並獲得通過,那麼接下來就順理成章地進入實施階段。

比擬紅紅火火的勝利港地區,遠在勝利港以北數十裡以外的兩河道域卻顯得更加地冷僻。這處所本來就冇有太多住民,連陳範圍的村莊都冇有,隻要一些自行來此開荒的散戶居住。自從一年之前海漢人在勝利港開埠以來,也有一些人傳聞海漢人給勞工的報酬極好,陸連續續遷去了勝利港最後入了歸化民籍貫。這周遭十幾裡,最後就剩下稀稀拉拉二十多戶人家居住。當然對這些留下來的人來講,本地住民減少並不見得是好事,如許他們能夠占有的地盤就更多了――固然這些地盤都並未在崖城官府登記過手續,從法律角度來講還算不上合法的私家財產。

但陳一鑫在內部分派事情時對峙要到軍警部就任,哪怕是當個淺顯小兵也行,終究執委會滿足了他的慾望,讓他進了軍警部。軍警部第一批學員畢業的時候,陳一鑫連個軍官的實職都冇撈著,隻要一個空頭軍銜罷了。到第二批學員畢業的時候,陳一鑫纔有幸當上了排長――前麵還掛了“練習”兩個字,也足見軍方高層對他的小我才氣貧乏充足的信賴感。

實在如果不是顧慮到大萬山島處在明軍海軍眼皮子底下,需求一個合法的名聲,軍方並不但願把“瓊聯發”這類私家道質的機構扯出去。畢竟大萬山島並不是一個純粹的貿易開辟項目,在迫不得已插手貿易身分以後,能夠設想軍方將來的防衛任務會因為進收支出的商船而變得龐大很多。

“算了吧,如果陶總曉得我有這閒工夫,歸去以後又得扔一堆任務給我。”劉山夏搖點頭道:“廣州甚麼的,還是留著今後偶然候再說吧,我此人就是繁忙命,穿越前當個苦逼包工頭,穿過來了還是跟本來乾一樣的活兒!偶然候我本身也在揣摩,究竟穿過來是籌算乾嗎,要真做一輩子包工頭,那還不如當初不跟著來!”

工程隊的領隊是扶植部二把手劉山夏,也是目前穿越個人中最繁忙的人之一。能把這位大忙人請出來,並不但單是軍方的麵子,另有陶東來的私家乾係起了感化。劉山夏在穿越前就與陶東來同事多年,如果此次不是陶東來親身出麵相邀,他也很難放動手頭的一堆事件,跟著軍方的人出海去考查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