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3315章
翻页 夜间

第3315章[第1頁/共2頁]

不管是勘察、開采,還是前期的冶煉、加工,隻要大明將其化作己用,那長遠收益是相稱可期的,綜合衡量還是利大於弊。

而陳一鑫的年紀比崇禎還要大上幾歲,但身材和精力的狀況,可都要比對方好太多了。

就算明知如許做是在飲鴆止渴,會讓海漢藉此手腕強大國力,但幾千萬兩白銀的戰役賠款壓在頭上,也隻能閉著眼讓海漢占這個便宜。

但最後還是工部尚書的進言讓崇禎下定了決計。

如果能將這些隱患放逐到某地,不需再派人把守,也不消再花賦稅關押,說不定還能讓其變成紮進敵手身上的一根刺,這對大明來講絕對算是一個抱負的成果。

兩邊商定的會晤地點,就在朝陽門外不遠的日壇。

這並不是安然與否的題目,陳一鑫的設法很明白,如果本身入宮去見崇禎,那大明方麵就會將此稱之為“覲見”,白白給對方漲了威風。

崇禎帝的年齡應當隻要四十多不到五十,但陳一鑫觀其表麵去處,卻已經如同花甲白叟普通,不但鬚髮斑白,就連走路都有些不太穩妥了。

而官方對於如許長年處於戰時狀況的餬口早已不堪忍耐,一旦趕上災荒年欠收,大量避禍的流民為求生存,就很輕易會被裹挾成亂軍,穿州過府,四周劫奪。

大明這些年固然一向在儘力安定內鬨,但其所轄的湖廣、山陝地區的農夫軍反叛倒是屢禁不斷,每隔一段時候就會鬨一波大的。

陳一鑫已經先到了,不過他冇有入坐,而是背動手站在桌邊,用玩味的目光驅逐崇禎帝的到來。

但如果將戰役賠款的付出體例改作質料、資產、勞動力,那對海漢的意義明顯要遠超白銀,而這也恰是海漢要求戰役賠款的實在目標。

最首要的一點是,海漢早就料定大明對如許的前提不會過於衝突,特彆是用人丁賠償戰役賠款,達成和談的能夠性必定遠弘遠於向其索求金銀。

至於如許做以後,會給海內的地盤兼併和出產勞動帶來甚麼樣的影響,大明已經顧不上那麼多了,隻求儘快能達成寢兵和談,趁便將這些瘟神全數送走。

另一方麵大明對金屬冶煉和加工的程度遠不如海漢,如果銅鐵礦大量流入海漢手中,隻怕轉一圈返來就會變成海漢軍的兵器,那就劃一因而在變相資敵了。

但讓崇禎出城來簽和談,那性子就不一樣了,本身作為海漢軍統帥訪問敗北的敵國天子,這就是標準的城下之盟,是要載入史冊傳播後代的汗青事件。

工部尚書以為,與海漢合作的同時,也能夠藉機偷師,學習海漢的先進技術。兩邊合作開礦的地區僅限於少數州府,能給大明形成的費究竟在不會太大。

而一旦這類人丁活動和財帛直接聯絡起來,哪怕隻是用來賠償戰役賠款,但也免不了會有人將其視為生財之道,自會有百般手腕從中獲得好處。

七月三日,北都城城東的朝陽門大開,崇禎帝的車駕在儀仗隊及一眾文武官員的簇擁下,緩緩出了城。

海漢的貿易順差已經持續多年,加上轄區內的銀礦開采,每年的白銀儲備都在不竭增加。並且海內早已推行利用紙幣,替代金銀銅等貴金屬貨幣停止暢通,以是金融範疇對於白銀的需求也不是很大。

日壇是嘉靖帝主持修建的祭奠場合,這個圓形祭壇的全部壇麵鋪有一層紅色琉璃以意味太陽,祭壇四周還建有一圈矮牆,中間由白石砌成一層方台,就是天子祭奠時朗讀祭文所站的處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