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又吃又拿[第1頁/共4頁]
李奈說道:“海漢人極好乾淨,幾近每日事情結束以後都要沐浴,是以才設想了這類便當的熱水供應設施。他們不但對本身如此,對淺顯公眾也要求按期沐浴,每個居住點四周都有大型大眾浴室。你們如果有機遇去到三亞,便可發明本地公眾的整齊程度遠勝大陸這邊的城裡人。隻是現在仍有人將海漢稱之為化外蠻夷,也實在好笑。”
李奈彷彿也看出了嚴明君的心機,笑著說道:“嚴兄莫感覺這有甚麼不當,鄙人隻是感覺與兩位談得來,想與兩位交友朋友罷了。”
在海漢權勢所滲入的地區,本地宦海上漸漸地就隻剩下了親海漢的官員,而本地的人丁、地盤及其他天然資本,也就順利成章地被海漢據為己有。當然這套體例的弊端就是進度太遲緩,跟不上海漢極速擴大的需求,以是執委會纔會在此之前批準了“燎原打算”的實施,目標就是為了儘快實現對全部海南島的實際掌控。
“隻怕早就不將官府放在了眼中了吧!”嚴明君苦笑著應道。
就算這些人的虔誠度有限,態度也不是那麼果斷,才氣也一定有多強,但這在朝處所的事情經曆卻不是海漢執委會自行培養的歸化民乾部能在現階段相提並論的。歸化民乾部的長處是聽話,但缺點也一樣如此,分開了下級的批示,他們就很難作出甚麼自主的決定,特彆是在朝處所,對於冇有當官經曆的人而言,上任了也是兩眼一爭光,底子就不曉得該從那邊動手。
“門窗油燈、文房四寶,海漢人能在這些小東西上花這麼多的心機,也難怪他們產出的商品能脫銷大明。”嚴明君歎道:“以他們贏利的本領,當可與我大明建國時的钜富沈萬三比一比了。”
“李兄這話從何提及!”嚴明君也並不想為此開罪了李奈,趕緊表示情願收下這份禮品。
如果說嚴明君和李進冇有在李家莊船埠碰到剛好過來辦事的李奈,那麼他們在到達儋州以後,大抵立即就會被囚禁起來,本地的管委會可不會給他們留下甚麼打仗處所政務軍務的機遇。但李奈插手這件事以後,他們的運氣也就在不知不覺間起了竄改。
李奈這倒也不是在幫海漢吹牛皮,在三亞地區定居的公眾絕大部分都是歸化民,番筧這類日用品早就跟大眾澡堂一起獲得了提高和推行,本地人沐浴的頻次可要比大明治下地區的公眾高多了。除了那些處置體力勞動的職員以外,走在三亞的街頭人群中,所能聞到的常常都是各種番筧所帶的草木香氣。
至於李進的遠景,嚴明君更加不看好,傳聞儋州本地的駐軍連體例都冇有了,現在本地防務全數是由海漢民團在賣力。海漢人當然不會那麼美意把本身費錢組建的軍隊送給他批示,李出來了就是個光桿將軍,底子冇兵可用。當然這個話,他並不會當著李進的麵說出來,隻是李進為獲得這儋州參將的職位花了很多銀子,在嚴明君看來實在是很不值的。到時候就算重組處所衛所軍,海漢人必將也會順勢插上一腳,李進能有多少話語權還真不太好說。
兩人用餐結束以後,李奈便來了,身後另有人抱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木匣子。李奈解釋道:“這大的木匣子是裝了一套崇禎元年的海漢玻璃文具記念套裝,限量出售九十九套,鄙人當時采辦了兩套,這多出的一套便贈送嚴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