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軍演部署[第1頁/共4頁]
艦隊在峴港的休整時候為三天,顏楚傑專門抽取了一天的時候,訪問考查本地的扶植環境。海漢開辟峴港已經有近三年的時候,目標就是將這裡建成代替順化、會安的新貿易港。固然這裡也具有必然的軍事服從,但並非峴港的首要生長方向。這裡與三亞港的直線航程僅僅150海裡,從三亞運輸商品過來的運費要遠低於三亞運往GD方向,是以峴港也就成為了海漢向安南貿易輸出的首要渠道。
海上貿易的興旺生長也為這個處所注入了生機,草創時這裡加上本地人,人丁也不過才一兩千人,而現在常駐峴港的人丁已經達到五千,此中超越八成都是登記造冊已經入籍的歸化民。固然這些人當中有很多是安南裔出身,但當他們插手海漢以後,享遭到這類新社會軌製下帶來的各種好處以後,絕大多數人都會以本身的新身份為傲。
目前峴港已經建成了長達十裡的民用港區,此中也包含四周軍民兩用的船埠。每個月從峴港收支口的貨色數量,目前在海漢的外洋港口中首屈一指,貨色吞吐量乃至比珠江口的香港島還多了一成擺佈。
安南水兵的軍費大部分都花在了采辦艦船設備和保持平常運作上,連插手練習的開支都不太夠,就更勿論兵戈了,顏楚傑勸其不要做勞民傷財的行動,這話固然說得有點不客氣,但倒也並非虛言。以目前安南的國力來講,想要策動另一場滅國之戰,的確會晤臨很大的風險和壓力,安南在朝者並冇有必勝的信心,以是纔會來乞助海漢。
結合艦隊在會安外海的占婆島演練了登岸奪島戰術,因為恰好處於每年玄月至次年三月的雨季,連綴不竭的降雨和海上的風波給練習形成了不小的困難。不過顏楚傑以為卑劣的氣候環境更有助於練兵,畢竟真正兵戈的時候,可冇體例指定在好氣候還是壞氣候行動。錢天敦之前練習特戰營的時候,乃至還專門找氣候狀況不佳的時候停止田野拉練。
“顏將軍,如果貴軍碰到這類守勢,會如何停止防備?”鄭柞饒有興趣地問道。這是一個近似於矛與盾的題目,鄭柞很想曉得海漢軍如何防備這類登岸作戰。
全部軍演的行動計劃是由海漢民團總參謀部製定,對安南參演軍隊的要求相對比較簡樸,隻需遵循海漢的安排行事便可。這個時候海漢多年以來幫忙安南培訓軍官的好處就閃現出來了,對於海漢這邊製定的行軍線路、操演項目、海上聯絡體例等等,都無需再做更多的解釋,根基都能夠做到無縫銜接。這支在內戰結束後才從無到有由海漢援建的安南水兵,其“海漢化”的程度乃至已經遠遠超越了FJ許心素手底下的海軍軍隊,除了設備和練習程度上與正牌海漢水兵有差彆以外,其他的方麵幾近都是一比一的翻版。
鄭柞也在海漢旗艦的船麵上全程觀賞了此次練習,看著步兵們在炮聲隆隆的火力保護之下劃著小艇在沙岸登岸,然後敏捷建立灘頭陣地,鄭柞不得不平氣海漢人在遠洋地區的兩棲作戰的確有過人的程度。固然島上隻要假造的假想敵,並冇有任何情勢的抵當,但鄭柞能夠肯定如許的進犯體例足以壓抑住守軍的抵當,不過這也讓他想到了一個風趣的題目。
“四艘?”顏楚傑心頭策畫了一下,點點頭道:“峴港船廠這邊應當能騰出起碼兩個船台,三亞造船廠再分兩艘訂單,該當能夠滿足貴國兵部的要求。至於代價和工期,就還是按老端方辦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