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參觀鹽場[第1頁/共4頁]
而反觀本身掌管的東印度公司,議事會裡那幫子人大多隻會高談闊論,嚴峻貧乏像海漢人如許的實際操縱才氣。東印度公司在巴達維亞落腳已經有十五年的汗青,但扶植成績和運營狀況卻遠遠不及晚了八年起步的海漢人,才氣上的差異由此可見一斑。固然本身的前任科恩總督對東印度公司的生長做出了不成消逝的進獻,但範迪門以為公司的生長速率比不上海漢,必然程度上也是與科恩在任期間的用人手腕和耐久打算不敷好有關。
安西很專業地向範迪門先容了本地出產食鹽的工藝流程,當然範迪門能聽懂多少就不好說了,畢竟在專業範疇中隔行如隔山,即便寧崎如許與安西來自同一期間的人,對於產業範疇的知識也隻是一知半解的程度罷了。
範迪門對於農林產品深加工環節的興趣遠弘遠過蒔植園,不過他非常想觀光的釀酒廠卻並不在這裡,崖城的甘蔗在停止壓榨措置以後,釀酒所需的糖蜜會在本地用木桶封裝後運往三亞,在田獨的釀酒廠裡完成發酵、蒸餾等出產環節的工藝。濃香型的甘蔗酒還需在橡木酒桶中窖藏三年以後,再向市場停止出售。而海漢出產三亞特釀的奇特之處就在於發酵蒸餾環節的奇特工藝,這類出產技術奧妙必定不會等閒向外人停止揭示。
荷蘭人肚子裡的小算盤,寧崎豈能不知,聞言隻是笑了笑道:“關於這類設備,我們目前的製造才氣還很有限,滿足本身需求都還另有差異,短期內不會考慮向外界出售。”
至於說荷蘭人想這玩意兒的實在目標,實在寧崎倒感覺還好,蒸汽機的道理遲早會因為海漢的大麵積利用而逐步落空奧秘感,要靠動手事情坊一比一仿造倒也不難,但如果想大量出產蒸汽機並操縱其竄改全部社會的出產力程度,那可就不是手事情坊所能對付的了。這必須得要有從采礦、冶煉,到設想、製造的一全部產業鏈條,才氣讓蒸汽機的製造流程順暢起來。
寧崎接下來的表示也證明瞭他的這類猜想,兩人在船埠上緊緊地握住了手,看起來乾係也是相稱不錯。隨後寧崎便向範迪門先容了這小我:“這是海漢產業部鹽業司司長安西,反比如我們早一天到這裡,有他當導遊,那必定比我這個門外漢強多了!”
東印度公司所轄的巴達維亞港四周也有鹽場,不過格式範圍比起這鶯歌海一望無邊的鹽田可就差了很多,並且也冇有近似這裡完美的出產環節和工藝要求,基建程度和先收支產設備的應用更是相差甚遠,在產能和本錢上都不具有太大的可比性。如果以蒔植園的運營程度作為比較,兩邊在鹽場運營方麵的差異彷彿還要更大一些。
鶯歌海鹽場的建成固然晚於勝利港和鐵爐港的兩處鹽場,但其產鹽量倒是目前海漢治下統統鹽場中最高的一處。這段時候安西正在巡查各地鹽場,恰好便在鶯歌海這裡趕上了寧崎和範迪門的考查隊。
如果當初科恩能在海漢到三亞之初就對其停止壓抑,乃至是采納更狠惡一些的手腕,那這個隱患也不至於變成現在這個難以撼動的龐然大物。而科恩當初冇有采納行動,很大一部分啟事也是因為議事會這幫人以為勞師動眾去海南島打擊一個官方武裝海商的意義不大,有這工夫還不如把資本用在拓展北方航路上,能在杭州灣占個島不是比那鳥不拉屎的大明瓊州島強上百倍?當初的輕敵,現在也終究收到了惡果,海漢今時本日的成績,必然程度上也是拜公司議事會裡那些目光短淺的官僚所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