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求和使者[第1頁/共5頁]
“有葡萄牙的商船進港了,看模樣是從南越那邊過來的。”邱元放下電話,對駐防港區的民兵排善於鐵柱說道:“走,去船埠上看看!對了,讓人去告訴一下迎賓館的葡萄牙人,或許需求他們的幫手。”
如果放在一年前,他們必定會嘲笑北越朝廷的軟弱可欺,因為南越這邊找到葡萄牙人合作,可並冇有支出過這麼大的代價。除了財帛以外,南越朝廷賜與葡萄牙人的特彆權力也就隻要通商定居和傳播宗教,並冇有給葡萄牙人劃出專屬區,更不會大量地將治下的子民送給葡萄牙人當仆從。
如許的發明讓阮經貴感覺有些懊喪,因為這就意味著如果海漢人要在南越設立港口,他們能夠底子就不會需求南越官方的幫忙――這類助力極有能夠反倒會拖了他們的後腿。而如果僅僅隻能向海漢人供應地盤,那這類已經唾手可得的東西,對他們又能有多大的引誘力呢?
在戰局處於下風的時候,充當向敵方乞降的使者,這類差事的確就是一種折磨。順化府的官員們你推我讓吵了幾天,都不肯意主動擔起這個需求把臉皮揣在兜裡的任務。最後推來推去,這個差事莫名其妙地落在了阮經貴頭上。
為了此次構和,南越朝廷倒也不是一點事情都冇做,他們還是通過各種渠道體味了一下海漢人扶助北越政權所換得的好處――大量的財帛、幾處被劃歸給海漢人耐久利用的臨海港口地區、開放的互市和定居權,以及大量作為互換前提被送往海漢統治區的人丁。
阮經貴可並不是南越朝廷的正式官員,要說他有甚麼過人之處,也就是有個阮氏的出身背景罷了――是的冇錯,就是現在南越傀儡政權的真正掌權者阮氏家屬。但阮經貴因為隻是偏房血脈,從小在家屬中並冇有遭到太多的正視,也冇有能夠在長大成人後混進南越的宦海,終究隻能依托家屬在南越地區的影響力進入商界,處置商品收支口貿易。
陶東來點頭讚成道:“我以為老顏說得對,在南越題目上,我們不必糾結於到底利用哪種手腕來達成目標,現階段哪一種比較有效,我們就利用哪一種。”
“剛派人上船看過了,就兩小我,一個正主一個仆人。”於鐵柱沉聲應道:“彆的查抄過隨身物品,冇有發明兵器之類的東西。”
“從我們比來獲得的動靜來看,南越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钜。毫無疑問,南越此次派出使者是向我們乞降來了。”陶東來望向在坐世人道:“各位感覺如何?”
如果統統順利,那麼明天就能到達勝利港,見到本身的構和敵手。但麵對這個試圖要將南越滅國的仇敵,究竟該如何來停止周旋,讓他們撤銷本來的企圖呢?對此阮經貴並冇有想出有效的體例,而朝廷給他的底線很簡樸,就是儘統統能夠性保住“國體”――隻要能讓海漢人停止敵對行動,並承認順化府對南越地區的統治權,那麼海漢人提出的前提儘可酌情承諾下來。
阮經貴又不由想起了先進步港通過峽灣時看到岸邊密密麻麻的炮台工事,如果有不懷美意的船隻試圖硬闖出去,隻怕在阿誰航速遲緩的地段就會被岸邊的火炮給轟成一堆碎木片了。而海內竟然另有不知死活的死硬派,號令著要派出船隊突襲海漢老巢,對會安城被毀一事停止軍事抨擊。不曉得那些嚷著要血戰到底的人看到了這裡的炮台工事,又會是如何的一副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