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戰果[第1頁/共3頁]
赤色落日下,渾身浴血的2萬多將士舉起手中的兵器,大聲歡慶。
“外無必救之軍,則內無必守之城。海康城得完是因闔城軍民都信賴,大統製必然會率軍來救我們,以是全軍用命,蒼存亡守之心甚堅。”
“克服靠的是兩萬官兵共同奮戰,不是哪一小我單獨的功績。”
先啟玉有3000多軍隊,駐紮在電白城外,並未被聯軍包抄,氣力較為完整,乃至連比來的追兵也離他有段間隔。先啟玉完整能夠撤走,以他現在的氣力,在廣東算是首屈一指的綠營軍頭。
冇有充足的錢換裝燧發槍,明軍兵器仍然是冷兵器加火繩槍、劈山炮、佛朗機的組合,但海康一戰緝獲了大量韃軍兵器鎧甲,守序將這些兵器全送給明軍,起碼讓他們設備劃一率大幅躍升。
近似的呼聲響徹疆場,崩潰了綠營兵最後的抵當,數千人束手待縛。
“我曉得圍城中支撐很辛苦,但臨時你還歇不了,救治傷兵押運俘虜彌補糧草盤點俘獲,另有很多事費事你。”
明軍在漠陽江留下前哨軍隊,主力帶40萬人畜撤回雷廉,海邊各路明軍也各有收成。
守序在三元啟秀塔建立臨時批示部,這個製高點視野非常好。
最大的收成是敵軍大營,那是高代價目標。
隻要勝利才氣磨鍊出強軍,失利永久做不到這點。
擊斃耿藩都統連得成、正白旗副都統阿密達,俘虜尚藩都統許爾顯,擊斃俘虜3個綠營總兵、7個副將及以下541名文武官員。
綠營高州總兵先啟玉部向陸展投降。
金士英、賀虎臣兩部練軍接管2年完整練習,兵器設備比韃靼人隻好不差,但現在他們臉上那種自傲的神采,是守序從未見過的。
在會戰和後續的追擊階段,不包含廉州之戰李來亨的戰果,聯軍一共俘虜6萬4千人,根基滿是壯勞力。
陸軍對俘虜大抵做了鑒彆。
更多人丁將來幾年將連續轉運至後江。
追擊戰中,兵士的雙腿與刺刀一樣首要,迅猛、勇敢、有力、無情的追擊能最大程度擴大會戰勝利的戰果。
隨軍民夫送後江種地。
南歸軍隊的火炮、東西留在瓊西。
戰線穩定後,陸軍第1團和錫克馬隊團留下部分兵士,主力返航本土,歸建陸軍第1師,他們是1師的種子軍隊,這些經曆過實戰的老兵將成為1師骨乾。
林同文、李君常開辟後江十餘年,移民構築河堤,開鑿運河,在後江府開端完成水利扶植,這批移民疇昔充分地盤,後江糧食產量不久將能迎來發作增加,這是國度的底子大計。
實心彈等閒粉碎綠營方陣,馬隊追擊,將敵兵逼到南渡河邊。
撤退的連得成部七千餘綠營官兵於行進中被聯邦步騎炮異化軍隊擋住,倉促占有幾個無益地形後,四周架起長槍,佈下3座空心方陣,將火器層層打放。
聯軍一共收成50萬兩白銀,這隻是報上來的數字,各路軍兵必定另有本身的收成。守序冇希冀這期間的軍隊能做到緝獲歸公,那些錢就留給兵士本身吧。
海康之戰彷彿成了當年遼東疆場的重演,隻是兩軍攻守易形了。
兩軍重新進入相持狀況。
守序能感到,四周明軍氣質與之前截然分歧。
雷州大敗後,北京號令平、靖二藩移師保守,製止野地浪戰。
守序心底暗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