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1640四海揚帆 - 第26章 與崇明的明軍會師
翻页 夜间

第26章 與崇明的明軍會師[第1頁/共3頁]

“季明先生,請你放心,你的船隊在台北必然不會有事。“

在友軍接引下,長江海軍飛行到下流明軍基地崇明縣停靠。

長江海軍在常熟福山港與友軍會師,離開建虜包抄。福山港是長江中一處首要港口,最早撤離火線的操江提督劉孔昭現正駐紮於福山港,彆的,這裡另有淮河鎮總兵張士儀的部分人船。

崇明顯軍番號裡冇有高進忠。

老吳的事情完成的很好,守序到的時候,第一批災黎已全數轉運到了泗礁山。完成任務後,吳誌祥與冷應澂一起儘力,從江北海門轉運了部分避禍的軍民,此中就包含了高傑老婆邢夫人的餘部。考慮到揚州之戰形成的卑劣影響,讓高傑最後的餘部難以在諸多明軍中安身,吳誌祥便把他們先安設到與泗礁山鄰近的大黃龍島。

“又是炮。“守序感喟著,明軍把加農炮和長炮引入中國。但在炮術和火炮製造方麵,明朝已經被建虜超出。紅夷大炮現在是建虜的核心戰役力,明軍比起來處於很大的優勢。

島上明軍番號浩繁,環境較龐大。對守序來講,不管是高傑餘部,還是前後獲得的上萬災黎,都不宜留置在這群明軍中間。守序對老吳的靈敏非常歡暢,他把新到的移民轉運事情也交給老吳賣力。

劉澤清如果投降,屬於力儘而降,他與劉良佐等人有辨彆。南京都丟了,劉澤清能持續抵當,在明軍中,這已經比較可貴了。打不過是才氣題目,打不打倒是態度題目。

崇明島的生長過程是一幕江浙群眾與大海和長江鬥爭,適應島嶼形狀竄改的汗青。到現在,全部崇明島有耕地14000頃,人丁25000戶,十六萬人。為了抵抗寒潮北風,崇明縣群眾在島嶼的北方,構築了一條長達50裡的海堤。海堤擋住了倒灌的海水,讓昔日的鹽堿地變成沃壤。

守序問道,“季明先生,劉澤清是如何敗的?“

幾個月前台北雇傭沈廷揚的船隊幫忙運輸災黎,現在船還冇返來,守序要做些解釋。

守序與沈廷揚並肩走下海堤。崇明島是沈廷揚的故鄉,雖已多次合作,但這還是守序與沈廷揚的初次會晤。

沈廷揚回想著當時的景象,“我們出海後就碰到了風暴……“

守序離開通軍大隊,去了崇明南沙,與留守崇明島的駐軍彙合。位於南沙的小小土木築壘保障了移民的安然,在此次轉移長江移民的行動中起到了巨高文用。

就在多鐸進南京前一天,蒲月十四日,劉澤清派兵度過淮河攻打宿遷。建州守將趙進功以數百弱卒搏命抵擋,明軍強攻四五天冇打下來。準塔的主力聲援過來,明軍隻得撤退。

守序拿出草擬結束的台灣開辟銀行章程,“季明先生,我有個買賣打算,請幫我參詳一下。“

淮河口四周有大量的泥沙堆積,吃水深的戰艦冇法靠近,守序籌算派恩佐的湞江號先去看看,單桅縱帆船的吃水淺,順風機能好。

沈廷揚拿起一片西瓜,吃了幾口,遲緩地說道,“為了擯除韃虜,我把所有身家都投入出來。狠不能再多一帆一船,豈敢偷片日之安。”

沈廷揚沉默半餉,把他所知的軍情一一奉告守序。

……

兵士搭好涼棚,桌上擺放有兩盤西瓜。時價隆冬,西瓜是此時未幾能夠略帶走一些暑氣的食品。

守序心想,看來北邊是必必要去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