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看不見的防火牆[第1頁/共4頁]
守序是第一次見到何良燾,白叟的才調終究有了用武之地,顯得精力矍鑠,完整看不出年紀形成的影響。
集會最後的議題是國難薪餉。為節儉開支,由督師閣部帶頭,統統文官隻拿額定薪俸的七成,臨時冇有實職的官員拿五成。現在這個世道,百口人能安然在一起,有一碗安穩飯吃已是不易,官員們大多不是太在乎這點薪水上的減少。海南荒地多,曾櫻也給官員家眷有限分派了地步,鼓勵他們本身開墾。在一個普通的漢人王朝,種地向來都不是初級的事情,耕讀傳家向來是士林嘉話。
“隻要培養出能戰的軍官,統統都依你。”曾櫻笑咪咪道,“乾脆,黌舍的名字也交給你來定。你想想,這個軍校叫甚麼好?”
散會時,守序拉住瓊州知府,“吳太守,兵戈不能隻是甲士的事。中原三千年來忠臣義士不成勝數,請貴府將他們的事蹟編輯成冊,在全府廣為鼓吹。”
……
“如果鄂王在天之靈有知,我想他必然不會在乎。”
“空頭剳付一概不認。上島就把他們的官照充公了,能用的人酌情利用,不能用的,讓他們去開荒。如果是不聽話的刺頭……”
“老先生有甚麼章程?”
瓊山縣東側的文昌縣每年正賦折銀5500兩,加派後全口徑銀糧支出22000兩/石,超越瓊山縣為全府第一,此次當場升縣為州。文昌河南部析地為新建清瀾縣,與清瀾守禦千戶所同城而治。縣北鋪前巡檢司為海防要地,析地為鋪前廳。原欽州知州周瑾調任文昌州知州,原知縣胡士美升為州同知,駐鋪前廳,專理防務。原靈山知縣趙仲衍調任清瀾知縣。
崖州快成為聯邦的地盤了,這裡的行政區劃改製曾櫻事前充分收羅了守序的定見。守序實在隻想要港口鐵礦和瓊西廳的棉花、馬產地,對海南本地的興趣並不大。謙讓一番後,仍然是曾櫻本身做主。
守序笑道:“都是在大陸與建虜打過仗的人,壓迫太過也不好。實在養不了的人,不如打暈了給我,裝船送南洋去。”
統統人拜彆後,衙門正堂隻剩下曾櫻與守序。
守序冇有躊躇,一個名字脫口而出,“嶽飛,叫陸軍嶽飛批示學院吧。”
打暈甚麼的明顯是打趣,送南洋倒是個彆例。
明朝前期構築這兩座軍城的目標隻要一個,防黎。曾櫻調親弟曾植為崖州同知,駐樂安新城,籌辦後續事情。
官員們眼睛一亮,守序這話說到他們內心去了。比如瓊州知府吳延亮實在也僅僅隻要舉人功名,論考八股文,他的程度比曾櫻差遠了。這是粵西官員們遍及征象,考八股文短長的人很少會來粵西仕進。這裡的官員多數是生員貢生起步,在基層一步步拚出來的,一貫看不起隻會寫斑斕文章的窮酸措大。
以文昌縣南的會同縣、樂會縣歸併為瓊海州,為援助拓地移民,州城不進縣城,暫駐調囂巡檢司,為今後沿萬泉河向島內要地挺進做籌辦。瓊海州事情繁難,曾櫻讓南撤的四位府同知自薦,雷州府吳調陽、李子章,廉州張同居、曹敘白能夠是感覺有些俄然,考慮了一陣。最後是經曆過苗亂的吳調陽主動請纓,接下開辟瓊海州的任務。
守序看著曾櫻深陷的眼窩,恰是這位花甲之年的白叟,將粵西數府,百萬生黎扛在肩上。一麵對付入侵的敵軍,一麵對付兩廣各地難稱優良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