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再臨台北[第1頁/共5頁]
蔡元定指著河道邊的一座村落,對守序說道:“梅登總督號令統統的移民,都必須在家中蒔植三顆果樹。”
守序挑選了雙桅船羅浮號作為旗艦。4艘雙桅船,3艘通報艦,11艘槳帆船,5艘軍用運輸船,構成全部的北上艦隊。這兩年新下水的雙桅船和通報艦彆離以中國的山川來定名,羅浮是廣東的名山。
守序這個題目,大海商全都曉得,鐵器也是中國的輸出商品之一。林同文笑了笑,“廣東佛山鎮和南直隸蕪湖。”
12月9日,“在這堡壘上及其山下看到彆離發射5、6、9、十二及十四磅鐵彈的十七門荷蘭炮,以及四門手炮,大部分已因氣候而腐蝕了……”
“那為甚麼未幾建磚屋?”
“不是放假,”守序瞥了他一眼,想要探親假現在可冇門。“你把淡水堡司令的職務交卸給副職,選一隊兵士跟我走,此主要給你加加擔子。”
當年荷蘭人構築的城堡在媽宮澳西側海岸。城堡周長約600米,建材用的是糖水調灰作為石塊的粘合劑,與熱蘭遮城堡一樣堅毅,有4個尖角堡依托山勢製作。守序登上荷蘭棱堡,放眼望去,能夠看到空中清楚的陳跡,那是當年澎湖之戰明軍圍攻時發掘的戰壕。除了澎湖主堡,媽宮澳四周還稀有座城堡。此中暗澳城是俞大猷所建,明軍修建的城堡質量很不好,城牆都傾塌了,現在隻剩下一片殘磚剩瓦。瓦硐城也是荷蘭人所建,位於瓦硐澳。在主島的大城山頂,荷蘭人還構築有一座大型炮台,周長近400米。
“把後江扶植成我們的大糧倉。”守序握緊林同文的手。
集鎮中最高的磚屋二樓,冷應澂長歎一聲。
守序想了想,向林同文透個底也無妨。“你感覺海內最好的鐵匠都在那裡?”
“國主還是冇登岸?”辦公桌前麵的丁耀亢問道
守序道:“生長很快啊,我走的時候這裡還是一片荒地。”
蔡元定點頭道:“華人真是很無能的。因為您多次命令,不答應梅登總督和其他初級辦理在雨季瘧疾多發期深切台灣本島,以是總督便讓這裡的華人自治。隻要按打算扶植,詳細的事情我們普通不插手。”
林同文道:“蕪湖在南京的上遊了,你都深切本地了,不如也考慮下景德鎮的瓷器匠人,南京和鬆江的染料作坊,姑蘇等地的絲綢和織布工匠。”
海述祖派了一個族侄任三亞巡檢分司的巡檢。榆林港內澳與外海之間的出口隻要400米,航道東邊正在修建安遊堡,安遊堡是一座三角棱堡,堡壘中的加農炮能夠完整覆蓋全部收支榆林內澳的航道。
“颱風來了,村莊裡會提早發警報,統統人都躲到村中的公祠,也就是那幾座磚屋裡。高腳屋的屋頂輕易被吹跑,但修起來也簡樸。等颱風走了再重修。”
蔡元定搖點頭,“擋不住。颱風一來,屋頂就會被刮跑。”
三天後,船隊持續北上,到達淡水港。間隔前次分開台灣已經一年半,淡水河右岸,八裡坌山下,淡水堡炮台向艦隊鳴禮炮9響,這是台灣這段時候第一次見到來自金城的聲援艦隊。
————————————
“是,大人。”
“台北鎮,大人。梅登總督用了您打算中的核心都會為這座集平靜名。”
兩人站在船麵上,放眼望去,後江府現在是一片充滿灌木和紅樹林的濕地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