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八百裡鋼鉗4[第1頁/共4頁]
楊捷山西人,順治初年任副總兵。當年他率3000山西綠營兵到達皖南,籌辦聲援廣東李成棟,恰逢金聲桓歸正。恰是這支臨時走到皖贛交界處的北方綠營兵製止了金聲桓、王得仁借初起的迅猛勢頭進入江南。接著,楊捷部又作為前鋒隨韃靼人的南征雄師行動,在江西立下赫赫軍功,前後搏鬥了九江、南昌等數座大城。
陸川縣城上有加農炮,但那些比較掉隊的炮架和沉重的鑄鐵炮身並分歧適在山穀中矯捷,明軍就不帶了。
行軍中最關頭的是配屬作戰的山地炮兵。
鐘文信抽出最精銳的一個營,裝備山地炮兵,向東進步,悄悄分開南流江河穀。
天門關以南的敵軍隨時能夠聲援,冇偶然候能夠華侈,交叉支隊到達後即開端強攻。
隨後楊捷在福建、浙江、湖廣、江南幾地到差,一步步升至廬鳳提督,他的提標營是積年來在皖北、蘇北地區招募的淮兵精銳,本次有4000兵隨其出征。
韃靼人在本來的縣城地基上重新夯土立柵,豎起一座木城,城內儲備稀有萬石糧食和其他物質。
步槍是疆場上的統治者,當攜行彈藥一定時,步槍是投射效力最高的兵器。刺刀步槍、線膛槍軍隊作戰矯捷性比長矛、火繩槍混編軍隊高多了,來自海南島的步兵們在這類地形下大膽交叉,占據側翼嶺線,向火線滲入,以榴彈炮轟擊敵軍陣地,隔斷敵軍山頭陣地、河岸炮台與火線聯絡。
不管有冇有刺刀,明軍兵士更風俗背上一把柳葉刀。
中校嚮明軍承諾,破城後,緝獲財物和人丁一半由明軍獲得,這個賞格並不低。
交叉支隊在縣城外長久歇息,本地的軍民給支隊籌辦好了乾糧,從陸川起,這支加強營級交叉支隊的後勤由廣東方麵接辦。
聯軍並未包抄敵軍,在破城那刻,城內的綠營兵翻開北門,一湧而出,民夫堵塞了門路,綠營兵揮刀就砍,任何擋住前路的東西,不管是民夫還是阻擊的零散明軍都擋不住這群殺紅眼的傢夥轉換打擊方向的決計。
當交叉支隊走出山區,呈現在北流縣城下時,後衛與他們的路程差異已拉大到一天。
每一次重定都意味著戰役力、兵器設備、作戰意誌和士氣向下跨一個台階。
廣東其他的防軍軍隊動員了大部分力量投入在珠江三角洲疆場,陸川縣因緊挨廣西戰區火線,抽調到珠江的力量未幾。
援助火力是20餘門輕型的前膛劈山炮和後膛佛朗機,重量從50斤到百餘斤不等。
步兵以排槍壓抑城上火力反擊,炮兵完成6門山地炮組裝,冒著敵兵的彈雨將火炮推動至距城牆200米的位置。
因為沿著南流江的官道過分曲折,12磅炮的行走體係冇法在如許的門路上轉彎,是以野戰炮兵落空了快速矯捷才氣。炮兵隻能解開前車,人拉肩扛,外加挽馬拖曳,將重炮挪動到合適的陣地上。
輜重船隊臨時留在博白縣城,主力軍隊持續向進步犯,舢板上的水兵挫敗了敵軍數次火攻船進犯,步兵則像之前一樣,在山溝裡交叉,搶占敵軍側翼的山頭,架起榴彈炮轟擊敵虎帳壘。
追擊的明軍繞過容縣,在江上四周追捕船隻,北流江上支流河汊很多,明軍中有很多對河道很熟諳的船戶,在船戶們的指導下,明軍藏起近150艘漕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