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到瓊州[第1頁/共4頁]
守序見考克林還在墨跡,很隨便隧道,“台北新開墾了很多地盤,我用你兒子的名義購置了一個莊園,有耕地有山林,風景不錯。你挑幾個信得過的人,此次跟我一起去,把莊園好好運營一下。”
考克林笑著收下了,鬼佬就是這點好,收錢不造作。考克林年近50,在這個年齡能添個兒子那真是大喪事。
守序來到國防部,有些手續要在軍政部分辦一下。
對在疇昔幾年飽受饑荒折磨,方纔移民到南洋的華人來講,每天能吃2頓大米,冇錯,這就是天國。
馬六甲易手,這裡便不再是南洋大米貿易的核心港,但港口的竄改並冇有遭到影響到各國的大米產能。
考克林昂首看了守序一眼,冇多說甚麼就出色號與冒險號退役的檔案簽了。
見到部長考克林,酬酢幾句,守序取出一個金墜子,“傳聞你又添了個兒子,我客歲在外交戰,冇去給你道賀,現在補上。”
本年的任務將是本土艦隊第一次遠洋作戰,在家裡憋了幾年的軍官們有些躍躍欲試。格倫維爾.科林伍德、菲利普.愛德華、托馬斯.梅洛三個老艦長都向斯特林申請返航。
普通環境下,本土艦隊常例保持一半兵艦在海上執勤,一半在港中保護休整。
聯邦不但在暹羅與真臘,也在通過各種渠道采購爪哇等的糧食。
南洋土著能夠是這個天下上均勻春秋最長命的民族,這裡根基上看不到瘸子、佝僂等輕度殘疾,而這些環境在歐洲人中比比皆是。
充沛的營養讓17世紀的南洋土著在身高上並不掉隊於歐洲。這裡的成年男人均勻身高約莫160,就是17世紀中等個頭歐洲人的身高,略矮於華人。
守序:“在台灣,客歲的戰役中兩艘受了一些毀傷,戰艦的官兵我都帶返來了。台灣的兄弟們建立了個墾殖公司,他們想買下這兩艘船。”
本土艦隊本年的首要任務是給此次前所未有的大船隊護航。
乃至林恩.斯特林本人也很想去,他的申請被守序與內閣毫不躊躇地反對了。人事、基地、兵工廠、水兵造艦、官兵練習等等,本土艦隊一攤子事,現在他走不開。
大米曾經是馬六甲的核心貿易種類。與糧食嚴峻的中國比擬,南洋在這方麵的確是天國般的存在,南洋土著的農業耕耘技術很差,他們就隨便找塊地鼓搗幾下,就有了吃不完的大米。這裡的大國幾近都是大米輸出國。
冒險號與出色號兩個老伴計伸開斜桁帆,在海上的行動還是那麼輕巧。隻是若要一向保持如許的速率,船上的水泵需求常常開啟。這是老船的通病,底艙滲水不成製止。
林同文與李君常本年的大米采購額度奔著3萬噸儘力,大米采購和船隊編組尚需時候,守序在海內坐不住了,遵循合作,他要去瓊州打個前站。
南洋各國糧食播種和收成的季候並分歧,比如暹羅是種雙季稻,分為雨季稻與雨季稻。雨季稻占了90%的產能,普通在夏天播種, 11月收成,晚的要跨年。各地稻穀收割後,通過內河堆積到阿瑜陀耶城,裝上海船輸往各地。北風季他們會將大米送到巴達維亞或者亞齊,南風季則輸往中國等地。
雷廉瓊都是產糖地,三府相加一年可出40—50萬擔蔗糖,即便按現在的時價每擔3.5個裡亞爾計算,這也是15萬兩白銀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