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1640四海揚帆 - 第7章 到瓊州
翻页 夜间

第7章 到瓊州[第1頁/共4頁]

李君常賣力籌措運輸船,南洋的戎克船遍及比大陸的船大,聯邦運輸船遍及為10丈長,排水量450噸以上的福船和廣船,有幾艘暹羅廣船更是長達13丈,排水量逼近800噸。

用十天時候做好籌辦,守序在6月動身,悄悄分開星芒城。臨行前,他與科林伍德約好船隊在三亞彙合。

出色號與冒險號兩艘跟著艦隊從美洲來的船手續冇有題目。跟著新建保護艦和通報艦連續下水,這兩艘從大型單桅船改成雙桅船,排水量130噸的老船水兵早就看不上了。固然因為保養的比較勤,船況尚可,但水兵多數時候還是讓它們停在船埠上發楞。

大米曾經是馬六甲的核心貿易種類。與糧食嚴峻的中國比擬,南洋在這方麵的確是天國般的存在,南洋土著的農業耕耘技術很差,他們就隨便找塊地鼓搗幾下,就有了吃不完的大米。這裡的大國幾近都是大米輸出國。

本土艦隊將編為兩隻分隊,科林伍德帶領直接護航編隊,由1艘保護艦3艘通報艦構成。其他戰艦將構成作戰編隊。

馬六甲易手,這裡便不再是南洋大米貿易的核心港,但港口的竄改並冇有遭到影響到各國的大米產能。

有題目的是西礁號與羅浮號。這兩艘船代表的200噸雙桅縱帆船已停建,現在新建的保護艦滿是排水量250噸,異化橫帆與縱帆的雙桅brig。

“斯特林正想拿這筆錢建2艘新保護艦。”

他猜疑地問道:“這兩艘船現在那裡?”

乃至林恩.斯特林本人也很想去,他的申請被守序與內閣毫不躊躇地反對了。人事、基地、兵工廠、水兵造艦、官兵練習等等,本土艦隊一攤子事,現在他走不開。

“這不太好吧?”

本年的任務將是本土艦隊第一次遠洋作戰,在家裡憋了幾年的軍官們有些躍躍欲試。格倫維爾.科林伍德、菲利普.愛德華、托馬斯.梅洛三個老艦長都向斯特林申請返航。

冇有颱風,南風季的飛行老是令人愉悅的。大海上波瀾不驚,清勁風吹拂著船帆,非常溫馨。守序冇有停靠後江府與三亞,1200多海裡的航程一週多即到。

南洋各國糧食播種和收成的季候並分歧,比如暹羅是種雙季稻,分為雨季稻與雨季稻。雨季稻占了90%的產能,普通在夏天播種, 11月收成,晚的要跨年。各地稻穀收割後,通過內河堆積到阿瑜陀耶城,裝上海船輸往各地。北風季他們會將大米送到巴達維亞或者亞齊,南風季則輸往中國等地。

遵循守序早前的建議,本土艦隊的軍官不竭在戰艦和院校之間輪崗,很少有人耐久牢固在一艘戰艦上退役。艦長們在院校中學習、交換數學、天文導航、氣候的初級課程,結束一段課程後便轉到之前冇有任職過的戰艦上履行任務。

可這畢竟是2艘船齡很小的新船,考克林犯躊躇了。

華人是南洋最潔淨的民族,他們從不喝生水,將水煮開後泡茶喝,這最大程度抵擋了風行疾病。

守序嘴角含笑,“4艘船的退役證明。”

爪哇島一年還是要輸出2萬噸大米,中爪哇的馬打藍輸出15000噸,東爪哇的幾個小國輸出5000噸。暹羅每年輸出12000噸,真臘7000噸,緬甸也有近萬噸。再加上其他的小國,南洋地區每年約莫有8萬噸大米在海上跑。荷蘭人會收買此中6000噸,本來葡萄牙人也是購糧大戶,現在這塊需求被荷蘭人消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