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電白之戰[第1頁/共4頁]
高進庫很迷惑,不過服從履行了。
電白城外的地形是東北偏北有一片標高100多米的丘陵地帶,西北有一條寬約20米的小河,這個季候能夠涉渡,但河岸攀爬起來有難度。
贛州綠營的行動真是慢透了,這會大隊兵士才湧出虎帳,一堆紅纓白帽。
先啟玉的虎帳位於江山之間,距電白約莫4裡。綠營背山安營,在丘陵頂部築有營寨和炮壘。打仗以來,明軍未發明綠營照顧重炮,隻察看到3門3―4磅的鐵炮,其他為佛朗機子母炮和虎蹲炮、大將軍炮等亂七八糟的火器。
佩德羅:“班杜思,我們的兵士很英勇,但這讓我想起了悲慘的馬哈讚河。”
“先生們,你們曉得我在湖廣行省和廣西行省與韃靼人戰役了4年。”
與其他疆場一樣,韃靼馬隊始終是明軍存眷重點。
在南邊山地小範圍戰役中,釣瓶擊有其公道性,可在正式會戰裡,實戰結果非常存疑。很遺憾戚繼光冇打過會戰,明軍鳥銃戰法全學的戚家軍,綠營天然也承接了這一脈。
長槍兵吼一聲,踏前一步,伸出長槍。
韃靼人的虎帳距電白超越2500碼,城頭炮火能夠有效保護800碼的範圍,而12磅炮起碼得抵近1000碼才氣將敵營歸入有效射程,也就是說,步兵和炮兵將在敵馬隊的側翼威脅下挺進800碼。這並不是很輕易的任務。
第一排兵士齊射完,從右邊以縱隊退回長槍兵身後,開端再裝填。
城頭的12磅炮響成一排,隔著這麼遠當然冇多少準頭,可落在城牆1千米射程漫步範圍內的炮彈把高進庫嚇了一跳,如果不想嚐嚐12磅實心彈的能力,綠營馬隊就被夾在丘陵與12磅炮射程的一塊方形地區,雖說空間臨時充足,可仍讓高進庫很不舒暢。
“當然有,通例兵器。”
贛州綠營在齊射中連半小小時都冇撐住。
從左到右順次為澳門崑崙營、澳門華人營、電白營。
“敬愛的班杜思,”陸展拍拍教官的肩膀,“我的職位和氣力隻能考慮眼下的危急。”
“很遺憾我們冇有馬隊。”
在東亞,日本因地製宜,起首利用攜行竹柵、木柵保護火槍手。
與綠營分歧,澳門營是很正統的線式戰術,分6排輪射。火槍手間隔比較大,單次投射量冇有上風,勝在持續性。
明軍和綠營毫無射擊規律,就連第一次射擊也談不上齊射。至於三層火器同時打放,不知是哪個天賦的發明。看上去很誇姣,趁最有構造的時候投射最大的火力。可實際很骨乾,三層一起打出來,黑煙刹時遍及了全部綠營行列,前麵都變瞎子了能不瞎打嗎。
4磅炮如果不對準,簡扮裝填步調,極限射速在每分鐘8發擺佈,比火繩槍快很多。
費雷拉:“希爾先生,您的話我深表附和,但前提是我們有充足庇護側翼的馬隊,或是最頂尖的步兵。”
陸展一臉蒙比,常日事情極多,除了大炮他親身過問,普通武備采購儘管具名付錢,還真不曉得上麵這幫哥們到底都買了些甚麼東西。不可,打完這仗得好好把堆棧盤點一遍。
全數兵力4500人,與打仗獲得的先啟玉、高進庫部綠營兵力在同一程度線。
鳥槍兵在鹿角後10步列隊,再火線為長槍手。
戚繼光這方麵完整從實戰解纜,他隻在南邊見過倭寇用釣瓶擊,練習出來的軍隊天然也學的是釣瓶擊。即四人共用一根鳥銃,此中一人通報鳥銃,一人打放,兩人賣力再裝填,裝填手中的1人兼賣力火繩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