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強渡[第1頁/共3頁]
河堤上有喧鬨的人聲傳來,接著亮起3團炮口焰,炮子在舢板四周紛繁落水,濺起的水花多而小,是霰彈。
徐定和跟從2營登岸。
科蒂尼奧端起咖啡杯。
炮長最後查抄炮彈是否在炮膛中心,冇有題目,號令統統人後退。
臼炮擊發,熾熱的火焰從火門噴出,如果不謹慎,乃至會灼傷點炮手的手臂。
點炮手左腳後退一步,右膝向後曲折,右臂向前伸展,火繩懸於火門上方30厘米處。
10寸臼炮連底座重達3噸,牢固放於船身前部靠近中心的位置,船麵下的承重佈局很堅毅。
排長撇撇嘴,“連老子當年的程度都不如,弟兄們抓緊劃,過會用刺刀挑了他們。”
綠營藤牌兵舉著盾牌和腰刀,在堤壩上粗粗結成戰陣,有的鳥銃手棄槍拔刀,有的嚴峻裝填。
科蒂尼奧頭戴三角帽,一身將軍號衣,端坐在船尾。
如果此時有綠營兵登上東麵的海堤,他將會看到連綿近1千米的刺刀反射出的寒光。
雷州府遠洋水淺,水下密佈淺灘。
接著在堤壩上發作的是鳥銃射擊,耿藩的兵當年受過葡萄牙練習,會擺排槍齊射。
在炮長號令下,統統炮兵麵向臼炮。
三艘臼炮戰艦發射的陣容最大。
守序選定的衝破點在大埔港,那邊殘存的船埠設施便於後續打擊生長,耿繼茂該當也能想到這一點,大埔港守軍氣力不弱。
爆炸的火光後是一聲巨響,鮮紅的火光中,幾根房梁帶著雜物飛上天空,清楚可見。
“長官,您要的咖啡。”
海堤從南渡河口向南北海岸延長幾十千米,向本地延長10餘千米。
“放!”
岸邊的親兵舉起副總兵大旗,1200明軍水兵翻開遮覆舢板的假裝物,解開錨纜,向5千米外的下流劃去。
是以海峽艦隊未參與行動,瓊州分艦隊派了幾艘吃水淺的槳帆船停在南津港,援助本次渡河。輕型戰艦與火炮長艇最較著的辨彆是前者有船麵,後者無船麵。
一隊新登岸的線列步兵超出擲彈兵,繞到堤壩另一麵,包抄敵軍退路。
南渡河在這一段寬約400米,此時正值漲潮時分,南渡河口地區潮流落差較大,近期潮差在2米至3米之間,是軍隊強渡南渡河的首要停滯。
擲彈兵三四人一組,刺刀此時就像短矛。
實心彈飛進大埔港內,在耗儘動能前碾碎碰到的統統。
強渡建議地點位於溝渠開口處。
1營追下海堤,迂迴港口東側翼。
考慮到敵軍必定有部分冷刀戰兵士,徐定和估計敵軍總兵力約有大半個營。
敵軍統共180杆鳥銃,撐死打20發歇火,其間還必須幫助濕布強迫冷卻槍管,不然炸膛概率很高。
科蒂尼奧將杯子悄悄放在托盤上,收回清脆的響聲。
雷州港,又稱南埔津埠位於南渡河與其右岸(南)支流花橋水交彙的河口,距南渡河入海口約莫2千米。
瓊州分艦隊司令,水兵少將科蒂尼奧批示7艘槳帆戰艦和10艘火炮長艇駛過登岸點,水兵們齊聲向岸上高呼,獲得陸軍更大聲的迴應。
“是。”
上尉舉起批示刀,“全部都有,舉槍!”
兵士盯著對岸的河堤,用力劃動船槳。
戎大帥走上船頭,在他身後是80艘沿花橋水兩岸停靠的舢板,統統舢板上都鋪著蘆蓆和纏繞草葉的魚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