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江州知州[第1頁/共3頁]
現在恰是用人之際,這兩人也屬於可用之材,蘇鬱岐便順水推舟,送了這份情麵。
“對了,你們把剛纔那老頭兒叫出去。”
蘇鬱岐不免感覺好笑又打動,道:“聽你倆這言談,不像是平常的漁民,怎的卻去當了漁民?”
蘇鬱岐想起上山之時,山上新起一墳,想來就是這兄弟二人的母親吧。一則為他們的孝心所感,一則為大水中喪生的百姓悲哀,蘇鬱岐不由生歎:“逝者已矣,生者何哀。你們節哀吧。”
在一摞書柬當中,找到了一本蒙塵的處所誌,看上麵的日期,還是數年前校驗過的,蘇鬱岐拂去上麵的灰塵,翻開研讀。
“小的天然是一萬個情願。王爺不但救了我兄弟二人的性命,還收留我兄弟二人,再造之恩,冇齒難忘,我兄弟二人從現在起,命就是王爺您的,刀山火海,在所不辭!”
固然白叟語出不敬,但好歹也算是留下來的最後一人,於情於理,都不能降罪於他。蘇鬱岐天然不屑和他普通見地。
寫這處所誌的人文筆倒是非常了得,事情也做得詳確,將嵐江的源起以及江州這一段的嵐江地形風景記錄得非常詳確。
後衙倒是存有文書檀卷之類的,照這知州的作派,想來也不是甚麼腐敗的官,這些檀卷裡倒不知有多少是冤案錯案。蘇鬱岐眼下冇有工夫管這些,隻將精力放在尋覓地形圖上。
“冇題目。”
“王爺您但問無妨。”
“王爺找你問話,你出去發言。”
“處所誌上記錄,嵐江入海口江麵寬達三十二裡,如此寬的河道,如何會呈現泄洪倒黴的征象呢?”
“你們年紀悄悄的,這是太閒了嗎?探聽這些做甚麼?”
“我在後衙找到一本處所誌,有一個處所不甚明白,想問問你。”
“你且一邊呆著去。”蘇鬱岐頭也冇回,冷冷說了一句。
現在隻能等軍隊的到來。
也是,這類時候,他如何能夠呆在積滿水的衙門裡。他要麼應當在抗洪的火線,要麼應當在逃命的火線。
如此寬的河道,照理,不該呈現泄洪困難,蘇鬱岐百思不得其解。如許的題目,想來那打漁為生的張家兄弟二人能給出答案。蘇鬱岐瞥了眼跪在地上不知所措的老頭,道:“你去喊張氏兄弟二人返來。”
“這位是……”
“我們並非為探聽這些來的。兩岸百姓蒙受災害,他作為江州知州,理應出來救百姓於水火當中,眼下卻傳出他驚駭私逃的傳言,這不但於我江州名譽有損,並且,百姓正需求一個領頭人帶著他們抗洪,我們就是代表百姓來請他出麵的。”蘇鬱岐並不知情,不過是詐言,想要套取那看門人的話罷了。
“王爺,我們是兄弟,因為老孃年老,兼身有重疾,不能挪動處所,隻好留下來守著老孃,嵐江決堤的時候,就冇能跑得了,幸虧我們平時打漁為生,會水,這纔沒有被淹死。”
危難的時候,纔會晤出人道。本身無法救下的這兩人,竟是兩條男人,蘇鬱岐無法中又有些光榮。
“你可知你們知州府裡有冇有地形圖之類的東西?”蘇鬱岐問道。
滿衙的人,竟然跑得隻剩下一個拎不清的老者,蘇鬱岐早已經氣憤填胸,但臉上冇有透露半分,隻是眸色更冷了,瞥了那老者一眼,轉過身去,大步流星地往衙堂走去。
老頭戰戰兢兢去了,不出半晌,張寧返來,進得衙堂,作揖道:“王爺,您叫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