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保衛國師大人 - 第359章 又一個大動作
翻页 夜间

第359章 又一個大動作[第1頁/共2頁]

是以燕軍渡江未畢就遭受熙魏聯軍的迎頭痛擊,全軍淹冇,名將石青當場陣亡。

減負、減產、深得民氣。這事理誰都明白,隻看西部如何反應。

對豪強來講,軍權代表著權勢,削軍就是奪勢。他們能老誠懇實坐等王廷收走軍政大權?

“依你看,這些人會如何應對?”蕭衍啜了一口清茶,“新夏這七個月來大小行動不竭,國勢卻相稱安穩,真有些出人料想。”

“至於新夏西部那些個朱門。”他嘴角輕揚,“局勢已去。”

動靜傳到魏國,蕭衍忍不住嘖嘖稱奇:

莫說是處所朱門,就是王廷大臣拿在手裡一看,都是盜汗涔涔。如果然遵循這上麵的規定辦下去,天下軍隊人數減少起碼三分之一,糧餉全數由中心劃撥,處所再不是軍隊的衣食父母了。

“傅靈川的膽氣可真不小,腳根還未站穩,就敢動這些跟他一起發難的熟行下了。”

“咦,新夏女王?”蕭衍滿麵獵奇,“這也關你的安安,哦我是說長樂女王甚麼事?”

赤嵌平原一片金黃。疇昔一年裡風調雨順,冇有大災大疫,國師也公道分派元力,國度欣欣茂發,因而整年中最首要的歉收季候到來了。

雲崕卻冇有來訊,馮妙君不曉得他在做甚麼,繁忙間隙,偶爾也會想起。

傅靈川能攙扶長樂公主立國,少不了這些朱門的支撐。若非他們長年抗擊不平,魏國也不會在悠長衡量下放棄對安夏地區的統治。

但在新夏與魏國簽訂了和談以後,各雄師鎮的職位就變得很難堪了。兩國既然已經互不侵犯、互不滋擾,西部少了虎視眈眈的勁敵,也就冇有需求再保持大範圍的軍隊建製。

此時南陸的戰報再次傳來:

這一季糧食打上來,國泰民安。

“他們能甘機杼軍削權?”

削軍=奪權,這個公式誰都看得清楚。但是新夏最大的威脅已去,西部朱門的確再無事理保持大範圍的常備軍,不然就有造反的懷疑。

“新夏這大半年來行事氣勢大膽,每次脫手都有雷霆萬鈞之效,不像傅靈川一貫的作派。”雲崕對他低劣的演技嗤之以鼻,“詣令雖由女王公佈,但朝政由他把持,是以統統人接到諜報都會覺得這統統是他的佈局。不獨是我們,嶢、晉,乃至遠在南陸的燕王也作此想。”

“我在烏塞爾城見過浩繁新貴,但超越兩成的大宅都是被各地趕來的豪族買走的,他們在都城開設酒樓茶座、金樓綢莊、賭坊青樓,可說是百行百業背後都有他們的身影。趁機到中南部來分一杯羹,這纔是聰明人的做法。至於那些冥頑不化,恪守本地的——”他微微一哂,“不交權,就得造反。不過眼下的新夏已經冇有他們造餘的機遇了。王廷太有錢,傅靈川太有錢,新夏女王也……太有錢。”

在熙國舉國大慶期間,魏軍悄悄撤回了本土。

他眼紅啊,“看新夏這麼倒騰,連我都想在魏國搞一場竄改了。”

這一回,王廷實實在在占了個理字,也就得理不饒人了,拿出早就打算好的一整套裁軍標準,內裡上至州郡駐軍,下至州裡駐兵,中間包括各朱門豢養的私軍,在人數、武備、等階上都做了格外詳細的規定。

最首要的是,熙國獲得了喘氣的機遇,魏國的救兵也及時趕到。

換作哪一個國度敢如許變著花腔過日子,到這會兒都是政局動亂、百姓惶恐,就如水池裡丟進石子兒,餘波要好久纔會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