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北宋遼金風雲人物大觀 - 龐籍
翻页 夜间

龐籍[第1頁/共4頁]

龐籍到任陝西、充當封疆大吏後,當真落實朝廷整飭邊備的詔令,親身巡訪各地。在計謀上,他以一個政治家、軍事家的目光和策畫,從邊陲全域性解纜,考查闡發了全部戰役時勢。一方麵,龐籍全麵考查了西夏的農業、手產業、貿易等經濟生長狀況;一方麵,龐籍全麵闡發了北宋、西夏、遼和其他民族政權並存的環境,看到西夏比年不竭對遼及吐蕃、回鶻等政權用兵,頻繁的戰役所形成的龐大傷亡,不但給西北各族群眾帶來深重的磨難,也嚴峻影響了西夏地區的農牧業出產;再一方麵,龐籍顛末緊密窺伺,全麵把握了西夏貴族統治個人內部的衝突,並主動采取誹謗政策,慢慢崩潰了元昊的統治。在措置民族乾係方麵,西夏與遼等民族之間不竭產生新的衝突,而龐籍對少數民族采取招安蕤和政策,穩定了大宋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乾係。有一次,契丹來使要求割取天池廟地,對這一乾係到民族間好處乾係的嚴峻事件,龐籍的部將知忻州郭逵,在龐籍的授意下,禮節俱全、穩妥地停止了措置。郭逵查閱有關文書檔案,發明有一封承平興國年間契丹寫給天池縣的信,信中提到:“遙祀天池廟有應,以屬南朝地,未敢擅修。”據此,向契丹使者出示函件委宛予以回絕,使契丹冇法再爭,大為佩服。

邊關雄帥

獨任宰相

景佑元年(1034年),龐籍任開封府判官。當時,親政後的仁宗亦開端放縱色慾,寵嬖新選入宮的尚氏、楊氏等美人,尚氏等人則依恃仁宗的寵幸,毫無顧忌,有恃無恐,竟遣內侍隨便以“教旨”發號施令,為所欲為。朝廷大臣對此閉口不言,深怕有所獲咎。又是龐籍,上書直言,痛切陳諫。他說:“自祖宗以來,從未有後宮美人妄稱‘教旨’而發號施令、滋擾府政的先例。今尚美人與內侍韓從禮等一起粉碎國度法度,臣擔憂這會影響聖上的聖德,請朝廷杖責違法內侍,以儆彆人。”仁宗不得已,遂下詔責斥尚美人、杖笞寺人韓從禮,並令有司:“此後凡是自內宮傳出的號令,有司有權回絕履行。”從而後宮寂然,朝政也免受後宮滋擾,此舉龐籍更博得“忠鯁”之譽。

龐籍執掌朝廷樞政,失職儘責,唯賢是舉,不以官爵養私和邀取名譽;用人慮事,以國事為先,從不計算小我的譭譽,為一度積貧積弱的宋王朝保持承平光陰,做出了不朽的事蹟。  龐籍受命之時,恰是宋王朝積重難返之際,社會衝突日積月累,朝廷內部衝突重重,政荒民疲。龐籍以為導致國用困竭的一個首要啟事就是養兵多而不精。龐籍據實提出淘汰冗兵、減省冗費,以補國用不敷。他向仁宗天子獻策“凡年五十以上及身材矮小者,一概免放為民。”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廣南西路的僮族首級儂智高起兵反宋,攻城略地,兵鋒直指廣西重鎮邕州(今廣西南寧),龐籍向仁宗保舉曾為其部將的樞密副使狄青帥兵平叛。

仁宗親政後,龐籍在整肅朝綱等方麵,屢獻良策,他勸仁宗:“陛下躬掌萬機,關頭是如何用人。”提出要辯白邪正奸偽,任用賢正,製止朋黨。選用大臣要采納世人公論,而不能聽某些人的一麵之詞,讓那些勇於進取、忠正樸直的人佈列朝廷,襄治國事。當時,宰相張士遜為固相位,不吝采取架空異己的手腕,結私用人,還公開派人到各地選美女入宮,皇室後苑製作珠玉寶器的工匠也倍增於前。為此,龐籍在奏疏中還提出要“以儉省為師,以奢糜為戒,重惜國費”。張士遜此時正得仁宗天子的寵任,言事官們當時說話,都千方百計地逢迎張士遜。龐籍勇於直斥其行動,是以深得同僚們的佩服,禦史中丞孔道輔謂人曰:“言事官多張望宰相意,獨龐醇之,天子禦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