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

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1頁/共8頁]

真斬。

厥後有人說清官貽國,恰是指鄭俠、範鎮、呂誨如許的官員。碰到如許的官員,最好不要用,不消還好,一用不但害國,還會害本身。不曉得王安石父子如何談的,自此今後,王安石再也不言語。

不能說冇有感化,客歲投放一千萬石糧食下去,五百萬石賑災,五百萬石平價出售,起碼糧價在夏季未漲上來,百姓餬口安寧。本年東南澇災,但在夏收,朝廷又儲備了大量糧食。一部分未調上來,還在各州糧倉裡,下詔發放,救濟哀鴻,恰好順勢興建水利。北方要水利,南邊也要水利。東南安穩。最後北方旱情越來越嚴峻。不過到了莊稼成熟之時,很多地區搶在蝗蟲未到來時,將糧食冒死的收上來了。並且自趙禎時起,宋朝開端不害怕蝗蟲,大肆殺蝗,減少了蝗害。

南路另有三條大道,第一是yīn平道,自甘肅yīn平(今文縣),穿越岷山東去漢中,南接梓潼,至四川平武,江油等地。路過金牛道側繞過劍門之險,經綿陽、綿竹等地而達成都。又可西入南坪、鬆潘,北接武都、隴西。公元263年,魏將鄧艾伐蜀,在原有山間小道上鑿山開道偷渡yīn平滅蜀。以後此道便是秦、隴入川的要道之一,史稱“鄧艾伐蜀道”。

鄭俠是不是好人?

不過有些民氣中忽信忽疑,有備無患不錯,可從客歲到本年備了多少糧食?一億一千萬石。若說有備無患,也做得過分了吧。

南江地區,有三大蠻部。

相對而言,南路三道比北路四道更好走,仍在宋朝,因為西部地區多為吐蕃人節製。交通不興。包含北路,也就東麵四道,有幾道也垂垂荒涼。導致了一個成果,包含蘇東坡等人進京,偶然候常常從三峽,繞了十萬八千裡,兜到都城,而不是從水路進入都城。還導致一個成果,利州路本身前提不自是差的,因為交通不便。朝廷辦理不嚴。辦理不嚴,也就意味著這一地區的掉隊。

他是廉潔愛民的好官,但是那種小目光的清官,並且他上位還是王安石父子一手提撥上來的。王安石也向鄭朗提過好幾次,但鄭朗隻說了一句話,介甫,你有甚麼設法,與此人好好談一談。

富弼聽罷聖旨,感喟一聲:“行知,幸虧朝廷有你啊。”

如果冇有朝廷動用了大量資金收買糧食,客歲糧價還會下跌。

還真不能說他是好人,風格廉潔,肉痛老百姓。並且王安石變法深度加深,呈現很多不好的征象。因而借哀鴻畫了一幅流民圖,但鄭俠有冇有想到為甚麼王安石要變法,王安石為相擔當的是甚麼樣的國度根柢,另有,如許的大災麵前,不要說王安石,那一朝一代,都受不了。再看看史上與之範圍相稱的大旱,夏末伊洛竭而夏亡,成湯乃是賢帝,持續七年大旱,導致河乾井枯,赤地千裡,民無死所,白骨遍野。漢武帝元鼎二年,關東旱,郡國四十餘饑,人相食。王莽建平四年,人相食,饑民死者十七八。唐中和四年,江南大旱,人相食。趙禎明道二年,大旱,人未相食,可死者十二三。這是鄭朗親眼目睹的。再今後,元朝天曆元年,比年大旱,饑民相食。崇禎末年,特大小冰河期間,北方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獸皮蟲蠅皆食儘,人多饑死,餓殍載道,地大荒。乾隆五十年,十三省受旱,草根樹皮,搜拾殆儘,流民載道,餓殍盈野,死者枕藉。光緒三四年時,華北大旱,死者百數十萬,赤地千裡,人相食。1920,北方大旱,饑民兩千萬,死者五十萬。1929,北方西南大旱,九百四十萬人受災,餓死者兩百五十萬。1942,中原大旱,僅河南就餓死三百萬人。但這統統的統統,還不及十幾後後那三年,那才叫慘不忍睹,是幾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