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遊逛[第1頁/共3頁]
竇衍就有些目瞪口呆,楊廣活不活得過來兩說,這話如果傳將出去,楊氏的人卻非得炸窩不成。
李破那真是走馬觀花,牡丹長的再是素淨,也留不住他的腳步,稍稍轉了一圈,他便尋了一處涼亭坐了下來。
把政務臨時推給臣下,他便帶著宮嬪在洛陽行宮中轉悠了起來。
現在許是覺得世道承平了,便想回到白馬寺坐壇傳法,隻是未得裴侍郎應允……這也是幾個月前的事情了,冇想到他們還未曾分開洛陽附近。”
說到這裡,他便轉頭問竇衍,“卿為洛陽令,應當曉得的吧?跟朕說說那幾個和尚是如何回事?”
到底是來的有些晚了,牡丹盛放的時節已過,很多都已乾枯,隻剩下一些開的晚的,還想儘力挽留一下北方的殘春罷了。
到了南北朝期間,牡丹花便不獨是河洛所獨占了,跟著貴族們的推行,牡丹花垂垂分散開來,不管江南還是北地,多數富朱紫家的苗圃當中,必備牡丹。
當時有記錄說水際竹間,多有牡丹蹤跡,這描述的是江南蒔植牡丹的盛況。
其源已不成考,最逼真一些的說法應當是漢時源於河洛,是洛陽這邊端莊的土著花種。
你如果應對自如,有理有據,也就算了,朝廷以後或許還能有所支撐,但你如果支支吾吾,那就要好好查問一番。
人事上的,政務上的,另有倉儲,民生方麵,都要看一看,瞧一瞧,有所不敷冇乾係,我隻問你一句,為何之前不報?
當即有宮人擺上器具,煮起了茶湯。
如果楊廣地下有知,不定得被氣的又活過來。”
王貞湊了過來,悄咪咪建議道:“陛下,娘娘,不如我們去看一看牡丹花圃吧,牡丹花花期將過,再過幾天就都謝了呢。”
鬥倒了那麼多人,準定是怕的短長,因而搬到洛陽來居住,這還不放心呢,修的宮宇彷彿都在防備於誰。
又比如北齊名流楊子華善畫牡丹,也為牡丹傳名很多。
蕭氏的孫兒就是楊侑,蕭氏的宗子楊昭大業二年便歿了,楊廣便讓楊侑長年居於東隔城,其意很較著,要立楊侑為太子。
楊續嘮嘮叨叨給天子和皇後解釋著前朝之事,李破隨便的聽著,對此並無多大興趣,楊堅一枝已然絕嗣。
轉了小半個時候,李碧就煩了,洛陽行宮建的四四方方,核心地區實在不大,四周更是高牆林立,弄的人分外壓抑,和他孃的下獄似的。
東巡洛陽可不是為了玩耍的,隨行的臣下要在東都辦公,順帶著也要查一查裴矩,劉敬升等人的賬目。
能夠歡暢的也就是以裴矩為首的幾個河南高官罷了。
李破已經把幾個八成是來化緣的和尚給忘在了腦後。
想讓她們行高雅之事,溫馨的沉浸在本身的精力天下當中,那是難為她們了。
竇衍點頭道:“陛下說的應當是慧真和尚等人,他們自江南而來,到洛陽見的是裴侍郎,詳情臣也不太清楚,隻聽人說,他們當年曾在承上門附近的白馬寺駐留過。
楊廣南下江都時,帶走了其他的兒孫,唯獨留下楊侑守洛陽,實在就是監國的意義。
楊廣修建的顯仁宮實在讓人不敢恭維,不如去看看聞名於世的洛陽牡丹是如何鮮豔,因而便也無可無不成的允了。
伉儷兩個不很著調,說的話也是肆無顧忌,聽著非常陰損,伉儷兩人對視一眼,默契於心,頓時都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