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5章戰略[第1頁/共2頁]
這首要源於當年楊廣三征高句麗,讓高句麗國力匱乏,因而加大了對百濟和新羅的逼迫,天然也就更加激起了百濟和新羅的痛恨。
現在金德曼就趁機向大唐天子陛下告狀,數說著高句麗的不是,美滿是一副主戰派的模樣。
大唐家底還薄,拖不起……高句麗到底和倭國事不一樣的。
以是卿歸去新羅以後,還是要多做籌辦,唐軍交戰,向來不堪不還,結陣之時實在不消新羅著力,大唐百戰之軍,哪是高句美人能夠擋得住的?
新羅人內部此時實在也已達成了共鳴,藉助唐軍兵勢,把壓在他們頭上很多年的這塊大石頭搬開,至於此後半島是如何一個局麵,新羅的有識之士們也比較蒼茫……
也就是他不能去到軍前,不然的話此克服算將會大增幾成。
一來,雄師糧草之上,需求新羅竭儘所能予以支應,此戰過後,局麵開暢,朕自會賠償於卿,但交兵之時,新羅如有人感受搜刮太過,有所牢騷,但願卿能判定措置,不要有所躊躇。
一個合格的帶路黨該做甚麼?那可就太多了,和本地人打交道,探查軍情,指導作戰環境和仇敵的內部局勢。
可戰事上瞬息萬變,未戰之前,誰又能有十成之勝算?
“卿勇氣可嘉,但戰事之上……”
眾軍奮勇,倒是九死平生。
他本人就曾隨軍攻入高句麗之要地,對那邊還算熟諳,再次領兵的話,就大抵曉得該如何做。
李破皺起了眉頭,笑容在他臉上也垂垂斂去,讓金德曼一下坐直了身子,卻也不知方纔的話有甚麼不對之處。
再有高句麗陣勢龐大多變,熟諳地形的新羅人要隨軍參讚,記得要得力之人才行,一旦誤了軍機,那可就不是小事了。
雄師將在春季渡江,漢江冇甚麼,浿水一戰將不成免,過了浿水便是高句麗王城,等雄師攻陷平壤城,就是用到新羅的時候了。
高句麗五部眾,向稱凶暴,可現在他們已不參拜以熾烈聞名的三足烏,而是尊奉佛道,凶性已減,加上五部已去其二,各部之間又不敦睦,以是這些年來高句麗才無所作為。
…………
“戰事之上,臣哪敢擅言勝負?
這些年來,中原內鬨,烽煙四起,高句麗得了些喘氣之機,可想要規複盛光陰景,哪有那麼輕易?
在李破看來,新羅人要做的就是當好他們的帶路黨……
答非所問的實在話,讓李破不由一笑,“中原的兵法老是在說天時天時人和,有了新羅之助,這些便可占一半。
那裡的部落強大,那裡的強大,哪個該招安,哪個又該狠狠的打擊毀滅他們。
可現在倒是鞭長莫及,手劄來往不便,他也就會等閒的乾與軍前將領們的計謀戰術,終究隻能寄但願於李靖,杜伏威等人的才氣。
畢竟大唐是半島上的外來人,對局勢的掌控能夠存在疏漏之處。
可惜的是新羅人有些飄,和百濟人鬨起了衝突,又被高句美人給壓抑住了,反而受了很多欺負。
臣等居於江南,何如人少勢寡,旁有百濟掣肘,後有倭人擾亂,獨力難支,雖恨高句美人深矣,又見其衰頹,卻不得伐之……
朕不但願那樣的事情再有產生,卿看來不諳戰事,那歸去以後就要做好幾件事。
對於金德曼的迴應,此次李破就很不對勁,他但願聽到的不是新羅人請戰的聲音,而是其他的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