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私宴(五)[第1頁/共2頁]
不然的話,前隋二世而亡,有楊廣那麼一個敗家子,文天子和文獻皇後的功勞估計要被弄掉一多數。
這讓李破一下就警戒了起來。
可政事就是如此,目標挺好,過程就比較盤曲,最後獲得的成果……不說也罷,挺好的經被人給念歪了是常有的事。
比擬之下,隋末戰亂就冇那麼龐大了,一開端就是從下到上的分崩離析,立國也才數十載的前隋,一旦根底擺盪,就是房倒屋塌,朝廷威望儘失,群雄逐鹿間,甚少有人顧及楊氏宗室如何如何。
蕭禹看向溫彥博,這是尚書省的政務。
就說刑部客歲六月的時候才上書建議清理舊案,年底勾決的人比客歲就上升了三成,大多都是刑案。
章程客歲也已商定,由各道報上積案,大理寺,刑部,督查寺共審,然後由各道停止清查,一旦查實,起碼……也應流配,大抵上本年便能清查結束。
但楊廣的錯誤不掩楊堅之功,父子要分開來看,以是訂正隋史的時候,楊堅的功勞是獲得了承認的,滿篇不乏溢美之詞。
中間的蕭禹嘴角抽動,差點冇樂出聲來,好你個溫大臨,常日裡道貌岸然的,本來如此世故,今後可得謹慎這廝一些。
溫彥博稍一沉吟便說道:“此事臣與楊尚書商談過的,清理積案從元貞三年始,之前的一如陛下所說,民憤極大的匪人,官吏也在清查之列。
天子啊……聽著威風,可略不留意,就得被上麵的人亂來了。
刑部的本意實在是有鑒於這些年朝廷一向想要穩定處所統治,采納了諸般懷柔手腕,不問良莠,都是一副既往不咎的模樣。
溫卿歸去讓他們慎重些,刑部客歲說是要清查積案,大唐立國也才六載,甚麼是積案?要定的清楚些。
當年勢急從權,容得他們歸於故鄉,可現在局勢已定,也該是他們認罪伏法的時候了。”
臣覺得這是功德,想那竇建德起於山東,猖於河北,麾下良莠不齊,即便歸降,一些賊人也是滿手血腥,揮之不去。
特彆是河北竇建德所部,當年那些禍亂河北的大賊頭死了很多,可最後歸降的人也有很多還活著呢。
比及百姓忍無可忍,揭竿而起的時候,郡縣中的官吏,以及世族中人逃的逃,死的死,人頭落了一地,鮮血也冇少流了。
李破撚著酒杯,心說這是要翻舊賬啊,並且隱含的意義也很較著,就是要秋後算賬,清理最後的隱患。
此中不乏滅人滿門,屠村,攔路擄掠殺人,放火毀屍滅跡之類的惡性案件,一看就曉得不是近兩年犯下的罪過。
看他不說話,溫彥博忸捏的拱手道:“臣等知陛下仁義,不忍失期於人,遂也善做主張,未有明言此事之就裡,此臣之罪也,自請罰俸一年,還請陛下允之。”
好吧,扯的有些遠了,大唐安定天下以後,很多倖存下來的貴族人家又回到了故裡,基於大唐的國策,他們不敢明目張膽的搞清理,也怕本身成為清理的工具,以是還算誠懇。
也就是李破經常唸叨一下文天子的好處,讓臣下們揣摩清楚了些天子的情意,楊廣那廝不消說,亡國之君,罪無可赦。
而當時諸侯爭雄天下,很長一段時候諸侯們都打著清君側的名義來爭奪大義名分,也就是說大師還奉漢室為正統。
上行下效,當時處所上的大族豪望做的也不遑多讓,趁著世道亂了,有的拉起步隊乾脆的造了反,有的則冇有任何章法,隻知勾搭起來,剝削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