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鼻尖上的寶藏 - 第223章 寶藏聚集地
翻页 夜间

第223章 寶藏聚集地[第1頁/共2頁]

厥後張大千定居寶島,與二張多有筆墨來往,乾係甚密,也是保藏圈一段嘉話。

厥後他正籌辦整肅內宮,盤點庫房,查禁盜竊。可打算還未實施,藏有無數珍寶的建福宮就俄然起火。大火燃燒一夜,建福宮院內的亭台館閣全都化為灰燼,無數珍寶秘笈也都灰飛煙滅。

自此以後他對書畫保藏興趣一發而不成清算,把帥府內的書畫藏處名曰定遠齋,表示本身有誌向高遠之意,從而開端猖獗保藏古玩書畫。

流失的包含王獻之《舍內帖》、李昭道《海市圖》、董源《山川卷》、郭熙《寒林圖》、宋徽宗《敕書》、米元暉《雲山圖卷》等國寶重器。

溥儀被逐出宮後,先是居住於其父載灃醇王府,被盜出的書畫、古籍,就存在醇王府中。後逃往津港,除居住的非常豪華,在吃穿方麵也是非常講究,專門請廚子做飯。

顛末那次今後,他完整想開,自家寶貝與其讓主子盜走,還不如本身脫手!從1922年7月,溥儀開端以各種名義犒賞其弟溥傑,趁溥傑每天上午進宮伴其讀書之機,將貴重的宋元版善本書偷運出宮。

皇後婉容還會抽大煙,穿民國期間最風行、寶貴的衣服,厥後又把從宮中盜出的文物被分裝成七八十個大箱,通過鐵路運抵津港英租界。為了保持豪華餬口,開端通過各種人物搭橋,出售盜運出宮的書畫。

“去東北!”

近代史上最為慘痛的國寶流失,就產生在末代天子溥儀退位期間。他以犒賞其弟溥傑為名,將1200餘件曆代書畫珍品盜運出宮。

幸虧他看破狡計,命他們將財物與書畫仍然運回大帥府,據傳火車返回時路子山海關,曾遭車站上的日偽守軍洗劫。但定遠齋書畫藏品絕大多數後被追回,保藏於偽奉天博物館中,但仍有小部分書畫不知去處。

店東承諾要求,三日以後,張大千借得購畫錢款再到店中,而店東卻奉告已為張少帥以六百大洋購去。張大千遂不作他想,但是鬱鬱不樂多日。

可惜好景不長,當時關東軍占據大帥府後,有些將領欲私吞定遠齋的書畫保藏。但關東軍司令本莊繁卻命人將在大帥府所劫掠的錢物與書畫,造冊裝車運往都城,送交張學良本人。

上世紀30年代,張大千在琉璃廠偶爾見到清朝名畫家華嵒的山川真跡,心醉不已。可當時標價四百大洋,因囊中羞怯,就與店東籌議,留此畫三日,切勿售於彆人。

1924年秋,他在都城某家書店的舊紙堆中偶爾發明一軸古畫。因年代長遠,畫麵汙跡斑斑。但模糊可見所畫的是一鬆一楓,樹下有老者,手提竹籃,筆墨高深,應是名家之作,但畫上未署名款。

店東並不熟諳他,見客人對此畫撫玩細心,且有采辦誌願,即開出高價。張少帥並不與之還價,決然重金購下。後請一名著名的觀賞家鑒定,發明竟然是南宋名畫家李唐的真跡,可謂國寶。

乃至於溥儀厥後被押送返國,身上空空如也,冇剩任何寶貝!可見多少國寶流失官方,估計連他本身都數不清!

回到都城,儲存好此次收成,世人休整一天,孫殿英統統可疑藏寶全數支出囊中,大獲全勝。

這批書畫今後踏上顛沛流浪之路,從都城醇王府至津港張園、靜園,再隨溥儀到東三省,成為偽滿洲國的藏品,並跟著1945年偽滿洲國的毀滅而又一次遭遇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