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4.第三百五十四章[第1頁/共3頁]
蘇瞻卻冇有直接答覆:“陛下,洛陽叛軍攻入汴京時,若陛下未能及時趕到,外城是當棄還是當分離兵力血戰巷陌?陛下能一力挽千鈞,依托的是陛下和陳漢臣之力。此乃人力也。二府衡量利弊議事定奪,此乃祖宗之法,有先例循祖宗先例,無先例是為先人先例。若來日再有波瀾,可還會有陛下這等天縱之才才氣挽大廈於將傾?”
殿中一片沉寂。
因不是朝會,待不相乾的官員辭職後,周勉將洛陽存糧、冬衣發放、銀庫存銀等事都一一細稟。蘇瞻逐條梳理,指出很多縫隙,所提到的數字,不管是人、糧、錢,和周勉稟報的分毫不差。一眾官員們皆心折口服,更深感天子知人善用。
趙昪見戰後將士們這般模樣, 更佩服天子的治軍之道,但想到蘇瞻之言, 內心更是糾結。
“臣叨教陛下,陛下以血祭旗不留降俘,儘情誅殺大將,是欲以法製天下,還是以人製天下?是欲以暴製天下,還是以仁治天下?”
趙栩卻真當作了家宴普通,開席前問了問蘇昉可好,又問了趙昪幾句京中事,席間便坐如鬆食不語了。倒讓人錯覺是因為九娘纔有了這頓家宴的。
孟存轉過甚,不動聲色地掙開趙昪粗厚的大手:“蒙官家聖恩,仍做了知製誥。”
陳太初端坐著,仍然是暖和的翩翩少年:“軍法如山,聖旨如天。”
“唉——”孟存歎了口氣:“民氣難測,她暗裡找我說願盜出虎符時,我尚替洛陽百姓、大趙軍民萬分感激她就天下大義舍後代私交,熟料她竟這般暴虐。”
“然——”蘇瞻抬開端:“今後陛下傳位於太子,大趙另有冇有如陛下如許的絕代奇才?若以人製天下,祖宗之法例儘廢,一人足以成天下,也足以敗天下。當下變法,也應循矩而為,逐條推行,萬不成操之過急。當年楊相公欲變法,與司馬相公在朝堂上辯論六個月不足,正因為即便變法,亦需法製,若一言可定存亡,一言可定廢立,則天下大亂也。臣請陛下三思。”
趙栩笑道:“趙卿和重來得恰好,先聽周勉報一報這兩日的數字。”
“和重所言有理,但是楊相公這般謹慎循矩而為,變法為何會失利?國庫那般充盈,為何會民不聊生盜賊四起?為何新黨會在朝堂上一敗塗地?司馬相公拔除新法,以農為本,輕徭薄賦,仁義治國,為何也屢遭彈劾?”趙栩的聲音仍然很暖和。
蘇瞻寬袖帶風,一樣目不斜視,淡然道:“她身負重罪,何如總歸是我的外甥女,稍後便會向陛下求恩旨探監。”
“楊相公變法,與民爭利、法有縫隙,用人不當,必敗無疑。司馬相公悔恨新黨,雖有仁政之舉,卻身陷黨派之爭,故屢遭彈劾。”
世人一起策馬, 前去宮城拜見趙栩。入了宮, 到了上馬的儀門處, 自有小黃門和皇城司的上來策應。世人整了整衣冠, 往太極殿而行。
孟存微微揚了揚眉,論拍馬阿諛,蘇瞻真是一流人才。
“究竟是誰在與民爭利?天子還是朝廷?”
吃些甚麼世人都不放在心上,如許的坐法較著天子是有話要說的,落箸動箸之間,都留意著趙栩的動靜。
天氣黑得早,大殿表裡早已殿上燈火,成墨躬身出去引世人往偏殿用膳。蘇瞻趙昪進了偏殿,見殿中並非宮中設席的歸置,隻是一張圓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