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第三百七十一章[第1頁/共6頁]
***
聲音稚嫩,卻儘是渴念和依靠,另有委曲。
“徹夜是除夕,又落雪,並且家落第喪。”九娘披上夾裘大氅,低頭讓惜蘭給本身戴上風帽:“走,惜蘭隨我去修竹苑看看十三郎。”
七娘抹了抹淚,氣道:“不是說二伯做了那很多好事麼?我做甚要哭,哭不出來。”
七娘嘟著嘴,卻不說話了,半晌才低聲問道:“娘,四姐她現在如何了?另有姨奶奶,她還活著麼?”
***
府中一旦有紅白大事, 各院對牌悉數停用,隻要翠微堂的對牌才氣出入,好保障流派嚴實, 也免得高低仆婦不知聽哪院的調派而無所適從。
七娘委曲地將盒蓋丟下:“娘——!我還是你親生的女兒麼?又冇說這是賜給阿妧一小我的,我怎地就不能看上一眼了。自從她要嫁給官家,爹孃的心就偏到眉州去了!”
“是阿妧啊。”梁老夫人玄色大氅外還披著一條薄毯,朝九娘招了招手。
大婚期近,這也是他送給阿妧的一份禮。
“老夫人恕罪,是奴妄言了。”
程氏沉默看著丈夫微微顫抖的後背,輕歎了一口氣,取過一旁的大食羊毛氈,悄悄蓋在了他身上,考慮了半晌道:“你也要諒解她,人的心可不天生就是偏的。如果二哥一出事,二嫂他們就搬出去,外頭人會如何說我們,又會如何說阿妧?涼薄兩個字畢竟是逃不掉的。這孟家的名聲也毀了。再說了,雖已證瞭然二哥不是她親生的,可到底是她一手養大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阿嬋那丫頭實在不幸——”
整夜都睡不著的趙栩,早早便身穿常服前去冊後和奉迎的文德殿,百官及表裡命婦皆已早早朝服大妝,各自列班。
方紹樸一進屋就笑了:“祝九娘歲歲安然,事事快意。”
三月十六,諸事大吉,宜婚嫁。帝後大婚之日,天未亮禦街兩側已擠滿了士庶百姓。
九娘不由淺笑起來:“玉簪你越來越像慈姑了。”
桂花院又來了人請,九娘也想看看趙栩送了那些消夜果子,便告彆靈堂中的諸位長輩,帶著惜蘭玉簪和幾個侍女回桂花院。
梁老夫人視野落在九娘臉上:“你可怪婆婆?”
曾經,阮姨奶奶也坐在這裡看一池春-水。時隔多年,春去冬來,風景如舊,卻換了人。
九娘從靈堂出來透口氣, 等在廊下的寶相從速迎了上來:“九娘子萬安。”
開門的是個七八歲的小廝,見到九娘嚇了一跳,從速叉手施禮,聽了惜蘭的問話,從速帶著她們往十三郎的院子裡走去。
“許大夫剛給二夫人開了方劑,才走了不到一刻鐘。”玉簪輕聲道。
程氏親手把幾層盒蓋都蓋上,淡然道:“阿嫻是金國四太子妃,那四太子死了,她天然是要守寡的。老夫人說了,今後兩國如果修好,還能通個信甚麼的。至於阮姨奶奶,傳聞阮玉郎事敗那日就他殺了。”
九娘寂靜了半晌:“爹爹想要的,不過是兩句親熱話罷了。婆婆為何——”
“她不放心阿嬋,又去靈堂了。”孟建伸伸手臂,扭了扭脖頸,膩到程氏身邊,翻開案上的盒蓋瞄了瞄:“阿嫻哭甚麼?方纔在靈堂怎地不哭。”
七娘渾身一顫,躲開程氏的眼神,垂首低聲道:“娘你那天又冇在,彆聽人瞎扯。”
“回吧。”
範大成有詩雲:“除夕更闌人不睡, 厭禳鈍滯迎新歲。小兒呼喚走長街,雲有聰慧召人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