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1頁/共6頁]
程氏的芥蒂恰是這個,一聽大喜。就得老夫人出馬啊!
九娘奇道:“傳說魯王吳王都心儀張蕊珠,她又是一心要進宮的,我倒不奇特,但是七姐你如何也心心念總想著進宮?”
四個小娘子也頭一次見到如許的太尉夫人,就連九娘心底也不免嘖嘖稱奇。
魏氏用過飯,也不客氣,便告彆歸去了。剩下杜氏呂氏程氏送走她,遣走四個小娘子,對著老夫人憂愁。這位來去如風出人意表的太尉家的娘子,就真的是來借人的?
***
說到進宮,七娘歎了口氣,手撐起下巴:“我天然是想進宮見地見地,婆婆這麼短長,不就是因為在宮裡待了十多年的原因?隻是我們甲班,現在張蕊珠排在第一,六姐第二,阿妧你第三,我和秦娘子,還要爭一爭第四,來歲就是大比之年,那選入宮的公主侍讀,不是張蕊珠就是六姐,唉——”
老夫人搖點頭說:“之前你大伯也讓你大伯孃去勸過魏娘子,要她出來走動走動交友一二。成果陳青大發雷霆,還給了你大伯兩拳,說堂堂男人漢大丈夫,頂天登時,隻要他護著家小的份,怎能讓老婆替他操心出頭露麵周旋?”
呂氏笑著點頭:“如何會!陳太尉愛妻如命,蘇相公專情懷舊,他二人但是汴都城的兩大情種。你們陳家表叔任了樞密院副使後,推說老婆身材不好,不肯她接受外命婦膜拜之苦,纔不替她請封的。”
四個小娘子過來給魏氏見了禮。魏氏聽了老夫人的話,毫不扭捏地笑了起來。她笑起來眼睛彎彎,暴露一口潔白細碎的貝齒,完整冇有汴梁娘子們笑不露齒或掩袖而笑的風俗。受了四姐妹的禮,她從侍女手中接過荷包,問了她們的排行,一人送了一個。
七娘頓時大喜,這位表叔母固然不出門,卻也是個聰明人,一眼就看出本身不情不肯了。程氏差點氣了個倒仰。
這汴都城的百姓也好,過往商旅也好,每天都聽慣了皇榜,各自群情兩句,很多百姓朝皇城方向跪下喊幾句聖上萬福金安,也就各自忙去了。
七娘這個讀得如癡如醉,感慨:“這梁氏竟然是秦州人!——呀,那不是和我們表叔母是同親?”
七娘獵奇地問程氏:“我如何向來冇傳聞過也冇見到過這位表叔母?”
梁老夫人一愣,細心想了一想:“但是十年前榮國夫人出私帛設的安設孤寡白叟和棄嬰之所?”
那兩百多個設在開封的各州進奏院,節後也接到都進奏院下達印刷好的邸報。此時大小官員們都曉得蘇相起複,太後垂簾聽政。魯王冇戲了,官家還躺著,兩浙在兵戈。這蘇相眼皮子下的門下省世人,個個抖擻了精力,將接到的邸報趕著印刷,要送回各州出榜讀榜。
老夫人笑著說:“能勞煩你阿魏親身上門要人,必然是了不得的大事。你固然說,隻要能給,就算你要老婆子我親身出馬,我也情願的。”
待四位小娘子回到府裡,才曉得,那位與眾分歧的表叔母,太尉家的娘子魏氏,給杜氏、呂氏、程氏另有她們四個下了帖子,請她們中元節夜裡去州西瓦子,看《目連救母》。
六娘想了想:“是的,年節裡宮表裡命婦覲見,也向來看不到陳叔母。”
杜氏已經快笑不出來了,幸虧女使來講宴息廳席麵已經安設安妥,請退席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