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說打就打[第1頁/共4頁]
隻是還不等他出班禁止,就見那左相王黼先走出來,向徽宗奏道:
他身為中書省廂官,天然隨便喝罵道:“你這大膽的潑賊,剮不儘,殺不斷的流寇!現在你梁山,被我朝八十萬禁軍圍住,存亡都操於我手,還敢頂撞!”
他這話方纔說完,內裡就有一名軍士跑了出去,跪下便報:“稟報宋批示使,營外有5000禁軍前來,討要方纔殺死廂官的軍校。”
倒不是他們這些人俱是奸佞,隻是本朝向來出征,都有剝削賦稅之事。
上回書說到,那蔡攸、王黼達成分歧,要將梁山十萬軍馬,調去征討遼國。彭毅誠為表誌向,裝逼抄了首詞,卻又被體係罰了50萬憋屈值,當晚喝的爛醉回營。第二日,蔡攸上殿麵君,將昨日說好之事,一一奏報天子,卻驚出了蔡京一頭盜汗。
“將軍百戰死,將士十年歸,待到返來日,封侯拜相時!”
如若你冥頑不靈,拒不交人。到時我便帶八十萬禁軍,踏破你這營寨,將你梁山十萬人等,儘皆剮了。”
那軍校聽著人丁出大言,那裡能忍,喝道:“天子賜俺梁山出征所需的賦稅,你都敢克減。還敢罵我等是‘賊寇’,謹慎你本日,豎著進我梁山大營,卻隻得躺著出去!”
他們都也見怪不怪,隻道這一次和先前冇甚麼分歧。
廂官聲色俱厲,指著那軍校手裡長劍,喝道:“你敢殺我?”
5萬馬軍步軍,全都將兵刃裹上厚布,齊齊殺出營外。
營門外,公然已站著一員大將,領著5千禁軍,守在那邊。
當下項充、李袞馬上進了大寨,將此事稟報彭毅誠。
一隻包著藍色破布的大錘,就如流星趕月普通,朝著這將軍的腦袋,砸將疇昔。
看到“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一句,徽宗竟拍案而起,大喝了聲:“好詞,慷慨激昂,竟至於此!”
那軍校大怒,抽脫手裡的長劍,就要上去成果了這贓官。
那廂官嚇得喝道:“醃臟草寇,拔劍你敢殺誰?擺佈,給我快快捉下這個潑賊!”
不但降旨同意調遣梁山雄師,去遼國光複失地,竟還犒賞如此多的金、銀、綢緞,許了個將來‘封侯拜相’的大餅。
彭毅誠扶他起來,讓他歸隊。
說罷,他便帶著幾人,一起來到營門處。
此時聽王黼呈上一首梁山軍馬首級宋江的詞賦,還誇獎其“豪放壯烈”,有東坡居士的遺風。
那軍校是跟著晁蓋、宋江殺人無算的豪傑,那裡受他這個。
他見營中出來5000梁山軍士,也不放在眼中,當即挺槍喝道:
一時大感獵奇,接過內侍手中宣紙,攤開一看,便見紙上用行草寫著一首《永遇樂》。
冇想到他們護送著殘剩的賦稅,方纔進了梁山大營,就有一隊皂軍上前查驗。
彭毅誠冷冷一笑,道:“眾兄弟且看,此人的後招便來了。”
不料這夥官員,得了蔡京的叮囑,大膽包天,半道途中,就將這糧草、兵器等物,全都扣下一半,讓軍士們送去了他們在城外的莊園內。
要他不時都能有這般手腕,這北宋也就不至於亡在金人手裡了。
一起護送的軍士們,也儘皆得了好處,自都不敢張揚。
那廂官隻道梁山世人,都是些‘賊配軍’罷了。
蔡京看徽宗情意已決,內心悄悄叫苦,隻得去想其他主張,定不能教這梁山十萬雄師,順利光複那燕雲失地。不然他這頭上的烏紗難保,就連性命也不知能不能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