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這件事是你惹來的[第1頁/共2頁]
高凡聽高逸平簡樸地先容了有關運費之類的知識,終究明白了題目的關頭。
如果運輸的化肥是尿素,那麼每噸付出20元的運費,倒也還在可接管的範圍內。但對於碳酸氫銨來講,每噸產品的出廠價和零售價之間隻要29元的差價,扣掉20元運費,農資公司根基上就得虧損了。
“老宋竟然這麼記仇呢?”高凡笑著說。
化工部曾經做過一個很詳細的測算,按照海內農業利用化肥的均勻程度。一家出產碳酸氫銨的化肥廠,如果分解氨產能為每小時0.5噸,即每年4380噸,則發賣範圍的均勻間隔為32.18千米,噸氮產品的運費為26.76元;
高逸平現在也風俗了兒子的毒舌,他冇有改正高凡的話,而是持續此前的話題,說道:
“現在的環境就是如許,延秀、武源兩個縣,都回絕接管我們的尿素。如果我們終究不得不把尿素賣到其他地區去,光是運費本錢就不得了,化工設想院那邊冇準就要看我們的笑話了。”
但作為老爹,高逸平又拉不上麵子來講請教,因而就擺出一副如許的嘴臉。
“你剛纔說,想聽聽我的設法?”高凡想起剛纔高逸平的說法。
宋春元專門去處高逸平提及這件事,當然並不是要向高逸平告狀,而是要向他解釋事情的原委,免得高逸平父子對化工設想院心存怨念。
處置理上說,滄海化肥廠提出了銨改尿的新工藝,化工設想院用了人家的設法,卻不肯選人家做試點廠,多少是有些理虧的。既然事情已經灰塵落定了,宋春元當然要來解釋一二。
“如果放在華北大平原上,他們一個縣就能消化掉4萬噸尿素的產能,銨改尿的結果更較著。”高逸平說道。
“延秀、武源兩家化肥廠,運營環境如何樣?”高凡問道。
“化工設想院一開端分歧意把銨改尿試點放到我們滄海化肥廠,也是考慮了這個題目。我們這邊地盤少,化肥出產出來以後運輸間隔長,4萬噸尿素消化不掉。
好吧,你是我爹,你有理。
“冇錯。”
“你說呢?”高逸平冇好氣地嗆道。
高逸平搖點頭:“環境不如何樣。他們和我們疇昔的環境差未幾,兩煤耗不到3000,也差不了多少。一向打陳述要求省裡給他們撥款做技術改革,但現在估計省裡也不會出這筆錢了。”
同期,省內汽車運輸的代價是每噸千米0.2元。這意味著,如果從化肥廠到鄉村地頭的間隔是100千米,則僅是化肥的運費就要支出20元。
當然,到了後代,尿素代價上漲到了2000元/噸,而鐵路運輸已經非常遍及,代價也很昂貴,運費身分對於化肥廠佈局的影響就大為降落了。這也是高凡對於這個題目貧乏觀點的啟事。
但當首要產品改成尿素時,因為每噸尿素的含氮量相稱於3噸碳酸氫銨,經濟運輸半徑便能夠大幅度增加。一樣是年產43800噸分解氨的化肥廠,其噸氮產品的運費僅為31.28元。如許一來,三五個縣集合建一家化肥廠就成為經濟的挑選了。
“因為我們銨改尿的事情嗎?”
80年代之前,海內尚未全麵把握尿素設備的製造才氣,化肥以碳酸氫銨為主,這就決定了化肥廠與鄉村之間的間隔不能太遠,不然化肥代價就會超出農夫的接受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