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2頁/共3頁]
康熙和顏悅色地問著胤禛,頓時讓胤禛眼角發熱。
“小弘曆呢?帶他來見見,我們父子爺孫三,明天就好好聚聚,再不談國事。”
聽得這話,打仗過李肆一事的翰林倒是冷眼以對,看這王敬銘的眼神如看傻子。
“就怕此論又發何為正朔之爭,我中原法統自是以三綱五常為基,也要觸及天命之論,國受何命而立,說的就是以何為國李賊之檄文,即便偽逆,但也在答覆這個題目,如果朝廷避實就虛,隻提正朔,不提正朔之源,正朔之根,怕是要落鄙人乘。”
康熙說這話時的輕飄飄語氣,一向在大學士耳中迴旋,讓他們也感慨不已。之前皇上還各式慎重,乃至抹下朝廷顏麵,主意向李肆示好。現在卻像是肚腹暢快了普通,再不當難事,這竄改未免太天然了點。
張廷玉腦筋驀地清靈,底下傳回的動靜,說廣東官方,也有人傳言李肆乃李闖以後,不管是真是假,這層皮蒙在李肆身上,他但是脫也脫不掉,嘿嘿……看天下人,還敢有誰跟你李肆打交道。
正要出行,小寺人獻媚地多嘴了一句。
“何謂偏?我大清開寰宇之新世,砥中原之新基,國號自不能再循古保守,這般事理,明理之人就該想得通”
“丹思兄,你剛入南書房,李肆此人,你還不知根底。他是韶州英德人,英德古時稱英州,他以此為國號,是自誇中原正朔,如果落題於此,怕是要把天下讀書人的心都引偏,去想我大清的國號出處……”
他們接下的任務,是駁斥李肆《精華討虜檄》,征剿李賊,天然得言明朝廷大義,讓天下人儘知李賊的醜惡臉孔。言論疆場的首要性不下於刀槍血肉的疆場,這些翰林一個個都熱血彭湃,滿肚子搜刮詞采,要堆砌出一篇富麗雍容,大義凜然的文章。
“跳梁小賊,何故為敵?半省之地就敢稱王,千百年來,此輩絕無成事之例爾等循著過往剿賊正理,開列將帥人選,議定兵馬調撥,三路而進,擊賊於驕狂之時”
冇,現在胤禛已經轉了心機,這一番起落,讓他看到了皇阿瑪的軟弱,皇阿瑪不再是阿誰賢明神武的聖君。他就常常在想,如果換了他是皇上,那李肆恐怕還是李北江的時候,就已經被他處理掉了,哪能養虎為患到現在?
征剿李肆的方略,胤禛跟部下人已經細談過了,如果設大將軍之位,兼顧大局,有幾個壞處。第一天然就是難以調劑,但這僅僅是細節,更大的壞處是,這就讓策妄阿拉布坦看出朝廷的處境,要藉機出兵。
侍讀學士張廷玉從速插話,這個方向但是大逆不道,深論下去,能不能散李肆翅膀之心不,南書房諸人的心怕是要先散了。
“拖出去杖斃”
“李賊這檄文,隻平常而提我大清乃外族而入,得國不正,連說辭都冇有,都不值批駁。而更多是在講天道,許人自利,結國而利萬民、利天下,他立國事戍衛這天道,他為君是領受天命,戍衛萬民,這是混楊朱和老莊之說。於我輩讀書人而言,本就是謬論,愚覺得,就循著三綱五常,斥其毀我中原法統,彰示我大清正朔之位就好。”
“胤禛,你看……廣東之事,是不是要派下大帥,掌大將軍印,執通盤而剿李賊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