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懺悔錄 -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第1頁/共10頁]

11① 查理曼大帝的十二重臣之一。

144① 當時規定郵資由收件人付出。

93① 西班牙的一個省名。

1774年

荷馬史詩《奧德賽》中古希臘豪傑俄底修斯之妻,白日織布夜間拆去,以敷衍等著她承諾織完布後滿足要求的求婚者,直到丈夫十年以後返來。

珀蒂皮埃爾牧師(1722―1790)因反對所謂永久下天國一說,而於1760年8月被其同業牧師們擯除。

盧梭在這裡指的是,當耶穌會布羽士們以為講究倫理品德的中國人與基督教義非常靠近時,哲學家們也對中國人的倫理品德崇尚備至,以為這些品德恰是活著俗者中發揚光大的。

盧梭被逐出莫蒂埃,去比埃納湖中的聖皮埃爾島,隱居兩月後逃至斯特拉斯堡,又去巴黎,後接管英國哲學家休謨聘請前去英國。冇過幾個月又與休謨產生辯論,寫小冊子相互指責。

盧梭在這裡指的是迦太基聞名將領漢尼拔(公元前247―前183)在第二次獎懲羅馬人的戰役之初,於公元前218年,率隊超出阿爾卑斯山。

163② 此為諷刺語,專指向某貴婦人獻殷勤的男人。

16世紀宗教鼎新期間,薩瓦的一些上帝教派貴族與日內瓦報酬敵,在脖子上戴一個羹匙為標記,發誓“用勺子吃掉”日內瓦人。他們的魁首即為蓬韋爾家屬。

189③ 拉丁文,意為“大地沉默了”。

150① 埃蒂安・德・西魯埃特 (1709―1767),1759年3月至11月任財務總監,前後隻要九個月,其名成為官運短折者的代名詞,狄德羅在《拉摩的侄兒》一書中,對他大加諷刺。

科裡奧朗係羅馬將領,從羅馬放逐以後,曾經是其仇敵的沃爾斯克人的將領不計前嫌,慷慨地收留了他。

1724年

164① 指蓬巴杜爾夫人。

父親分開日內瓦,定居尼翁。盧梭和表兄寄養在離日內瓦不遠的博賽城朗貝爾西埃牧師家。

1738年

按照日內瓦法律,盧梭成年,去日內瓦接管母親的遺產。這一年他常常抱病。

應達朗貝爾之約,撰寫《百科全書》中的音樂條目,並打算插手第戎學院構造的論文比賽。

即布希・基思(1686―1778),被放逐的雅各賓派,但仍儲存著蘇格蘭元帥的世襲稱呼。拜見本書

185① 阿拉伯語,意為“你好”。

盧梭是法國第一名感情作家。

第十二章。

133②

173①

1755年

21①

142② 《聖經》中薩勒姆國國王,家世及生卒年代不詳。其子孫即意指來源不明的人。

24②

86① 位於威尼斯東北部,當今的南斯拉夫邊疆上。

回到日內瓦住在孃舅家,跟從一名文書當學徒。

161①

166① 當時法國的中學均由耶穌會士主理。

94① 古羅馬貴族,拉丁墨客賀拉斯等的富有的和有影響的庇護人。

136① 盧梭在此較著是在表示,埃皮奈夫人已經懷上了格裡姆的孩子,要去日內瓦臨蓐。

120② 法國18世紀初攝政期間曾一度實施,以集會代替各部大臣。

117① 意大利文,意為“錯誤”。

184① 指1763年2月10日和2月17日為結束七年戰役所簽訂的巴黎和於貝茨堡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