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臁瘡[第1頁/共2頁]

【提示】此方醫治下肢慢性潰瘍,應以熏浴為主。利用時,可將患肢置於一個預製的木架之上,四周宜封閉,上麵可用棉被粉飾,以免蒸氣散失過量,淋洗後,須打消毒紗布貼敷瘡麵。

部分藥浴療法

【成分】田邊菊60克,七葉一枝花、羊蹄草、土黃連、黃柏、苦蔘、明礬各30克。

療方4

療方1

【用法】將上藥煎湯,趁熱熏洗患處,稍涼後,用毛巾濕敷。每劑可用4次,每日2次。

療方5

【成分】艾葉、冬青葉各30克,雙花、連翹、黃柏、苦蔘各9克,川椒6克,大蔥3根。

【主治】臁瘡。

【提示】用此方沐浴時,宜舉高患肢,沐浴後須將患處擦乾,以消毒紗布貼於患處。

療方6

【用法】先將前6味藥物插手淨水適當,水開後,持續煎煮,再兌入明礬後攪拌均勻,趁熱先燻蒸患處,如蒸氣減少時則可加溫再熏,以部分麵板髮熱力度,然後取小毛巾蘸取藥液幾次淋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30分擺佈,10日為1療程。

【用法】上藥洗淨,放琺琅皿內。加水適當煎汁熏洗患處後,再取煎熟的女貞葉貼於瘡口上(或用洗淨的鮮葉搗爛敷患處),蓋上紗布,並以膠布牢固,每日換2~3次。

【提示】用此方沐浴時,宜舉高患肢,沐浴後須將患處擦乾,以消毒紗布貼於患處。

療方3

【用法】將枸杞根洗淨。加水3000毫升,煎熬成2000毫升藥液,後過濾去渣,倒入桶內,趁熱燻蒸瘡麵,待藥液降溫後,幾次洗濯瘡麵,每次熏洗30分鐘擺佈,夏季恰當收縮。熏洗結束待患肢晾乾後,用寬膠布粘貼,以肉眼看不到瘡麵為好。每日1次,夏季隔日1次,15~30日為1個療程。熏洗後有長久麻痛不適,活動10分鐘後規複。

【主治】臁瘡。

【成分】馬齒葉60克,蒲公英、大黃、黃柏、大青葉各30克,冰片5克。

【主治】合用於本病初期部分紅腫,潰破滲液較多患者。

【服從】清熱解毒、溫經通絡。

【主治】合用於慢性表淺軟構造潰瘍。

【主治】合用於本病初期部分疼痛浸腫不紅,瘡麵腐暗而流膿水的患者。

【主治】下肢潰瘍。

【用法】將上藥加水適當煎沸,後過濾去渣,將藥液倒入盆內,待藥溫適度後外洗患處。每日洗2次,每次18~20分鐘。

【成分】鮮枸杞根250克。

【用法】將前5味藥物放入淨水中,煎沸後過濾去渣,再放入冰片充分攪拌均勻,趁熱先燻蒸患處,稍涼後,取小毛巾蘸取藥液幾次淋灑沖刷患處。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10日為1療程。

【成分】海桐皮、薑黃、漢防已、當歸尾、紅花、蒼朮、黃柏、晚蠶砂各12克。

臁瘡俗稱“老爛腳”,是指小腿下1/3(脛骨兩旁),踝骨上9厘米的內、外臁部位腐敗不易收斂的疾病,愈後每易複發而稱老爛腳,即當代醫學的小腿慢性潰瘍。多因濕熱下注,瘀血呆滯經絡而至。本病多發於耐久處置站立事情者,以及有下肢靜脈曲張、血栓性靜脈炎的患者,亦有因毀傷而致者。其臨床特性是初期瘙癢、疼痛、腫脹,破流膿水,甚則腐臭,瘡麵肉色灰白或穢暗,瘡口下陷,邊沿高起形如缸口,久不收口,或已經收口,每因毀傷極易複發,少數病人可因纏綿多年而不愈,蘊毒深沉而導致癌變。其病因病機多為飲食不節、濕熱內生、阻於經絡,氣血呆滯而發,脾胃素虛,中氣不敷,下陷經脈,氣虛血少,肌膚失養。複因抓磕等破壞染毒結聚而成。本病屬於外科頑症,單用內服中藥結果並不非常較著。藥浴療法常可獲得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