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唇風[第1頁/共1頁]

當代醫學以為其病發與酷寒、枯燥、日光暉映、菸酒刺激以及舔唇、咬唇、樂器吹奏等身分有關。中醫以為本病或因風火毒邪搏結於唇;或因過食辛辣甘旨,脾胃濕熱,熏灼唇部;或因皮經血燥生風而至。

【成分】苦蔘、白鮮皮、土茯苓各15克,黃柏12克,明礬、甘草各6克。

【提示】重視將藥丸調散,使有效成分充分溶於藥液中。

本病與脾、胃乾係密切。因為脾胃蘊熱,複受風熱濕邪侵襲,初期以實證為主,多表示為胃腑實熱證;前期則因為熱蘊日久,陰血受損,血虛化燥生風而致以真假證為主。用本病辯證起首要辯其真假。總的醫治原則,初期為疏風清熱解毒,前期為養血,潤燥祛風。

【主治】唇風。

【服從】清熱除濕、祛風靜癢。

【主治】慢性唇炎。

療方1

【用法】將上6味藥加水1000毫升煎煮,煎至500毫升,然後過濾去渣取液,用紗布浸洗患唇。每日1次,每次15分鐘,10日為1個療程。

【主治】慢性唇炎之濕熱內盛者。

【用法】將藥共放入藥鍋中,然後加淨水適當,約高出藥麵2橫指,用文火煎沸20分鐘,去渣取汁。先趁熱將口唇放茶缸口上燻蒸之,待藥溫適合時,用潔淨紗布浸濕洗敷,或將口唇放入藥液內浸泡。每日3次,每次30~60分鐘。5日1劑為1個療程,2個療程後停藥3天。

【成分】,苦蔘、地膚子各30克,白鮮皮15克,蛇床子、川槿皮、兒茶各10克。

【用法】以上三種丸藥可任選一種,以溫水調化。用調化的藥水浸洗患部。每日2~3次。

部分藥浴療法

【服從】清熱祛濕、祛風靜癢。

【提示】本型患者多滿身症狀較較著,如共同中藥清胃散(黃連6克,當歸、丹皮各12克,生地、黃芩各10克,升麻3克)可達到及時節製症狀,收縮病程的目標。

療方2

【成分】苦蔘、地膚子各30克,白鮮皮15克,蛇床子、川槿皮各10克。

【主治】唇風。

【成分】贍酥丸、牛黃解毒丸或六應丸。

唇風,又稱為唇炎,以唇紅部紅腫、疼癢,日久枯燥、分裂流水為特性的唇部疾病。本病大多產生鄙人唇部,與西醫的慢性唇炎類似。秋夏季為多見。其臨床表示為口唇部初轉機紅腫脹發癢,繼則有乾巴及炙烤感,久之皸裂、起痂皮、脫渭,且常幾次剝脫。其病因病機為陽明胃熱、脾經血燥,又感受風燥之邪而成;或因稟性不耐,利用某些刺激性物品(如牙膏、漱口藥水、口紅等)過敏而至。

療方4

療方3

【用法】將藥放藥鍋中,然後加淨水適當,以高出藥麵2橫指為好,用文火煎20分鐘,去渣取汁。先趁熱燻蒸患部,待藥液微溫時將唇浸泡於藥液中。每日1~2次,每次15分鐘以上,每次恰當補加淨水煎沸便可。